本报讯(记者高晨)继1月和2月人民币新增贷款不断创出新高,3月份人民币贷款继续保持高增态势且新增贷款再次创天量。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昨天公布的数据,3月份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1.61万亿元,加上前两个月新增贷款量,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已达4.58万亿元,超过往年全年新增贷款金额,为历年所罕见。
一般来说,一季度是银行的放贷高峰期。根据往年数据,一季度新增信贷往往会占到全年新增贷款金额的60%以上。如果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5万亿元的目标来估算,目前新增信贷已完成全年信贷指标的90%以上。
在贷款结构上,与前几个月票据融资占比大幅飙升不同,3月份以及一季度票据融资占整个非金融部门贷款的比重有所下降。分析人士认为,票据融资占比的减少,说明银行资金正逐步进入到实体经济。
记者根据央行数据测算,3月份票据融资占比约为22%,该数字虽然仍远远高出正常年份5%左右的比重,但相比1月份和2月份的38%和47%来说,已是明显降低。
由于部分票据融资属于企业短期借贷,此前分析人士担心企业票据融资获得的资金并没有进入到生产领域。票据融资占比过多可能导致信贷增长对经济的拉动力量减弱。
截至3月末,我国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19537亿美元,同比增长16.14%。一季度国家外汇储备增加77亿美元,同比少增1462亿美元。3月份外汇储备增加417亿美元,同比多增67亿美元。
■原因 银行扩大信贷增加利润
交行研究部高级金融分析师仇高擎认为:第一,我国实体经济回稳的迹象进一步增多,银行和企业的信心有所增强;第二,在目前银行利差显著收窄、流动性比较充裕的情况下,扩大信贷投放规模成为银行实现利润增长的主要途径;第三,由于前两个月低息票据增加较多,银行一季度不容乐观的盈利状况进一步明朗,可能会刺激银行为实现全年利润目标而在季度末扩大投放;第四,3月份信贷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与商业银行在季末通过贷款扩张来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有关。
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表示,应该看到一季度的信贷增长有一定合理性。因为经济下滑这么大、这么猛,没有大力度的金融支持、信贷支持是很难起到作用的,高信贷投放是对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积极响应。另外一方面,在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前,有一个信贷规模的控制,那时很多银行是有资金而没有规模。所以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这个限制没有了。信贷规模的超常规增长,实际上是那个时候被压抑的贷款的意愿和能力的释放,而且这种释放的风险是在可控的范围内。虽然信贷增长很快,但存贷比仍然没有到75%的底线。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