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背景照片),以表彰他在分析国际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的地域等方面所作的贡献。 新华社发
瑞典科学院13日宣布,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获2008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独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奖金。克鲁格曼创建新贸易理论,分析规模经济如何影响贸易模式和经济活动地域。他1994年预言亚洲金融危机,数年后断言美国总统布什政府的经济和外交政策终将引发严重经济危机。
冷门人选获诺贝尔奖
克鲁格曼并非媒体眼中热门人选。在授奖评语中,瑞典科学院赞赏他创建新理论回答有关自由贸易的问题:“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有何影响?全球城市化有何驱动力?”
评语说,克鲁格曼借此整合了先前完全互不关联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地理这两个研究领域。
克鲁格曼的研究基于规模经济使一些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更便宜为前提。与此同时,消费者需要各种各样的商品,致使针对当地市场的小规模生产为供应全球市场的大规模生产所取代。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国家间资源禀赋的差异致使一些国家出口农产品,另一些国家出口工业产品。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则阐明,为何全球贸易由那些所处状况和产品都类似的国家所主导。
新贸易理论1979年刊登于荷兰《国际经济学杂志》,篇幅长达10页。文章认为,全球化趋向于制造业基地产品和地点的集中,趋向于增加都市生活压力,在集中的过程中把人们吸进中心。上述过程会造成地区分化,形成一个高技术都市化核心区和一个欠发达“外围”地带。
城市拼力跟进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里的集中问题成为重大政策课题,对发展中国家尤甚。而城市化使都市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难度日益增加。
对经济危机嗅觉敏锐
克鲁格曼当天通过越洋电话与在瑞典的媒体记者交流。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显然让他兴奋不已。
“我赶忙冲了个澡,以便参加新闻发布会。我打电话给妻子和父母,”他说,“我还没来得及给自己煮一杯咖啡。”
尽管缺少咖啡因提振精神,克鲁格曼仍给世界经济走势把了一个“专家脉”。
“我们正经历一场与(上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同样严峻的危机,”克鲁格曼说,“这场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有类似之处。”
谈及多个西方发达国家财政部长上周末的救市努力,克鲁格曼说:“我今天的恐惧心理比上周五略微减少。”
“对我来讲,今天早晨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保罗·克鲁格曼在他的博客上写道。
到纽约当地时间上午9时,也就是克鲁格曼获诺贝尔奖消息公布后两小时里,已经有超过500名读者在他的博客上留言表示祝贺。
克鲁格曼对经济危机嗅觉敏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克鲁格曼批评东南亚国家采取的固定汇率政策以及泰国的经济政策。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爆发前,他批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等投资者基于固定汇率的盈利方式。
克鲁格曼2003年出版自己的专栏文章合集《大破解》,抨击布什政府的经济和外交政策。他认为,从长期看,布什政府减税、增加公共开支产生的巨额财政赤字和发动伊拉克战争将使美国经济发展不可持续,最后引起严重经济危机。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