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23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开展试点。记者3月26日从商务部了解到,目前80条试点措施已基本落地。
一年多以来,一批“首创”“首试”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开展。落地首笔航贸再保险费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率先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试点,设立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支持上海数据交易所建成全国首条数据交易联盟链,上线运行数据交易国际板,超过100个数据产品挂牌交易。
一批改革试点持续深化。上海政府采购云平台上线“对标改革专窗”,近500个采购项目按高标准规则要求实施,超200个项目发布中英文公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劳动者权益保护水平,推进绿色产品认证,已有52家企业获得证书165张。建设外资企业标准化协作平台,支持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标准制修订。
一批开放举措相继推出。加快国际中转集拼中心建设,实施“预先报备、提前审核、车到即过、箱到即拆”的便利化通关模式,中转货物靠港至出运时间缩短50%。建设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数据交换系统、推进进口检验检疫措施互认,率先开展智利车厘子冷处理温度探针校正数据互认试点。以全球航运商业网络为支撑加速电子提单应用,已签发电子提单超24万份。
一批惠企政策先后落地。支持企业开展高低硫燃料油保税混兑调和业务,已累计开展业务超4.9亿美元。推动海关一线径予放行政策在上海南港适用,汽车保税中转超9.9万车次,较传统备案模式节省通关时间约50%。持续扩大政府数据开放,已向社会开放近400个政府数据集。推进商用密码检测认证体系建设,发布隐私计算密码应用基本要求等3项团体标准,已有20家企业获得56张商用密码产品认证证书。
商务部自贸区港建设协调司副司长何咏前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会同有关方面持续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试点措施全面落地见效,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对于具备条件的试点措施,及时复制推广至其他自贸试验区或全国范围。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