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3.1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2.2亿人。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去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开发旅居养老市场,因地制宜发展康养旅居等新业态。
旅居养老指的是老年人在一个地方居住一段时间,真正体验当地的生活,享受健康养生、特色美食以及文化体验,这种慢生活的旅游方式现在很受老年人的欢迎。2024年,户籍人口仅有9.87万人的小城北戴河迎来康养人群67.8万人次,这也吸引了更多机构加入,即使旅游淡季,人也并不少。
多样的活动丰富了老人的社交生活,也让这种“吃住行游”一站式的康养服务很受欢迎。
春暖花开,浙江杭州的这家旅居养老机构迎来了入住高峰。来自湖北的十几位老人提出,希望帮他们组织一场徒步活动。
为了服务好老人们,既满足阿姨们拍美照的需求,又要保证午休时间,还要挑选口味清淡的餐厅,养老社区管家刘姗姗足足踩点了3天。
为了更好服务旅居老人,杭州市不断强化助老员、护理员、志愿者等养老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整合物业服务等资源。
上海户籍老年人口已突破568万,其中30多万是独居高龄老人,看病时“不便、不懂、不会”成为困扰很多老年人的难题。这两年,陪诊服务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老年人的后顾之忧。目前上海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的陪诊师有1500多人,但距离社会需求尚有一定缺口。为此,上海市民政局和上海开放大学共同举办了陪诊师培训活动,计划在11个区新培训1100名陪诊师。
上海市民政局表示,还要结合各试点辖区老年人口分布、医疗资源特点,探索“机构陪诊+社区协同”“公益服务+市场补充”等多元路径;建立服务评价和风险防范机制,更好保障老年人权益和陪诊师职业安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