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日至5日,《岐黄中国》在总台社会与法频道播出。这档展现中医药文化原真性、艺术性、人文性的节目得到了良好的受众反馈。截至7月5日,累计触达人数0.81亿,总浏览量及播放人数3592.4万;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多个节目片段的播放量均超过200万。中国中医、中国中医药报等多家媒体转发推荐,学习强国、央视网、健康中国、健康报等平台专题推荐。观众称赞节目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行者”“领唱者”,引导人们全方位认识中医。王琦院士更是发来亲笔贺信,对节目高度评价。
这档被王琦院士称赞为高站位、高水平的节目,其实起源于2023年的一次节目回访。当时,《医心向党》第二季刚刚播出,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节目组到北京中医药大学拜访嘉宾王院士,老先生一讲起中医药故事,神采奕奕,滔滔不绝,大家都听得非常入神。节目组希望将好的中医内容转化为电视节目,让更多的人看到、听到,于是当即定下了《岐黄中国》的项目。就这样,一次回访变成了节目邀约。我们怀揣着敬畏之心,查阅资料,阅读中医书籍,力求调研扎实可靠,最终确认了《岐黄中国》的结构,找到了5集节目的“主题靶心”——“本草、针灸、方剂、节气、体质”。有好的主张,就有了好的表达,方案落实也落在了三位女记者的身上。对于大家来说,每一期节目不仅是专业上的历练,更是精神上的洗礼。《岐黄中国》的三位记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法,记录了她们眼中的院士的模样,也写下了她们中医观念的转变以及自己的心路历程。
此生唯愿济众生
作者:张煦 cctv12《生命线》栏目医疗组主编
《医心向党》《看不见的力量》核心导演
《岐黄中国》第二集《针灸》、第四集《节气》导演
针刺镇痛,是他专注了一辈子的事业。96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疼痛医学开创者韩济生,曾在国际上为针灸正名,为中医针灸走向世界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韩老出生在浙江萧山,他的童年是在战乱中度过的。1937年,萧山被日寇飞机轰炸以后,9岁的他跟着家人一路逃难。颠沛流离中,他每晚依旧借着微弱的烛光学习。那时,年幼的韩济生就暗暗下定决心,要努力读书。韩老回忆说,“我们凭什么要受日本人的轰炸?我一定要变得强大。”这份情怀和气节也成了韩老探索科学的不竭动力。
记者张煦采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
我们的采访地约在了韩老家中,这里没有华丽的装修,布置整洁而又朴素。绿色布艺沙发上,是粗布的坐垫。数不清的国际、国内奖牌摆放在书柜中,简约的布置与熠熠生辉的奖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我在韩老的身上,看到了极致的质朴与奢华。
客厅中,摆放着韩老最喜欢的一张半身肖像,照片由600人的个人照拼合而成,里面有韩老的博士生、团队成员、工作人员。他自豪地向我介绍:“针刺镇痛,我们研究60多年了,如果没有团队成员们的努力和支持,也就没有我今天的一点点成绩。”
韩老虽是一位儒雅安静的人,但他曾去往27个国家和地区,在百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了209场演讲,向世界证明针刺麻醉不是“巫术”。此后,韩老又做了很多人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他呼吁在中国建立疼痛科,克服重重困难,使疼痛科在中国医学体系中占得一席之地。80岁时,他又投身到儿童孤独症的研究。
拍摄过程中,韩老从一个透明袋子中抽出一张照片,“我要考考你,你在这个照片中看到了什么?”我一时愣住了,甚至有点无措,还没等我回答,韩老笑着为我解围:“有孤独症孩子会顾左右而言他,根本就不看你,接受针刺治疗后,这个孩子能和我对视了,说明有好转了”。韩老把这张照片洗了出来,标好了时间、地点,一直保存在家中。他说,这是对他的最大鼓励。
“父亲给我起名济生,希望我能够普济苍生,现在看,算完成了一半吧”,韩老笑着说道。他还告诉我,见到各行业的年轻人时,都会鼓励他们,要持续努力,也希望看到这档节目的年轻人们,要努力。在韩老的身上,我能看到一种高贵的品质,平和谦逊,奋发勤勉,做事利他。
院士的样子
记《岐黄中国》主讲人——王琦
作者:曹昆玉
CCTV12《生命线》栏目编导、医疗组成员
《医心向党》《看不见的力量》核心导演
《岐黄中国》第一集《本草》、第五集《体质》导演
2023年7月,我接到了《岐黄中国》的项目,项目邀请王琦院士从本草、针灸、方剂、节气、中医体质学五个方面,讲述中医药文化的故事。《岐黄中国》项目从开始筹备到播出,整整一年时间,在这一年中,院士的研究精神、学识和人格魅力令我印象深刻。
记得2023年8月底,经过一个月的紧张筹划,《岐黄中国》迎来了第一个重要的时刻,录制演播室。那天我早早到了台里,虽然和院士约的是8点,但因为之前在《医心向党》第二季中有过合作,我知道院士一定会早到。果然,在我打印录制方案的时候,接到院士电话,他们已经到台南门了。我们栏目的医疗板块是全台唯一一档医者演讲类节目,录制演播室时,一集节目通常需要嘉宾站在舞台上持续演讲30-40分钟左右。《岐黄中国》系列一共五集,王琦院士作为主讲人,需要一个人录制五集内容。我们非常担心已是耄耋之年的院士身体能否吃得消。为此,栏目领导多次开会,优化录制方案,预留更多的时间让院士能够在中间得到充分地休息调整;并制定应急预案,联系总台医务室全程备勤。很庆幸,我们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
王琦院士演讲中
那天上午,院士站在舞台中间,身穿他精心挑选的一件带龙纹刺绣的中式服装,始终以极佳的状态向我们讲述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
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讲述内容,录制期间,院士对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反复打磨斟酌。每一集讲述完毕后,他还要和我们一起复盘,查漏补缺,有问题的地方当场核查,及时补录,力求精准,工作作风极为严谨高效。
王琦院士在休息间隙和主创商讨内容细节
王琦院士在舞台上和编导对稿
5集内容
4个小时的录制时间
近2万字的演讲稿
院士一录到底
期间一步未曾离开演播室
说实话,那天录制结束后我都感到有些疲惫,但是王琦院士却依然精神矍铄,离开演播室前还再次向我确认内容的完整性,并一直强调,“中医药文化深刻且复杂,一定要保证内容、用词的准确。”
这一刻,“大医精诚”、“国医大师”等词语开始具象化。从古至今,正是在无数像王琦院士一样的中医药学家的坚守和深耕下,我们的中医药文化才得以传承几千年而不断。王琦院士不仅是录制了5集节目,更是让我们看到了一本鲜活的教材。
王琦院士为《岐黄中国》题写片名
院士的样子
记“双面院士”——肖伟
制药是中药产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岐黄中国》第一集《本草》中,有一部分涉及该内容。为了了解我国中药制药领域的发展情况,在王琦院士的推荐下,我们见到了肖伟院士。
肖伟是我国制药工程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事中药制药研究四十余年,首创以功效成分群为核心的中药生产全过程质控体系、设计建成我国第一个中药智能生产工厂,实现中药智能制造零的突破。打开肖伟院士的资料,无数头衔和研究成果映入眼前,而在众多的头衔中,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个身份显得与众不同。一边是中药研究学者、一边是一家大型药企的掌舵人,这样的双重身份让我对肖伟院士的经历充满兴趣,但也对采访的难度有些担忧。8月中旬,我们一行5人前往江苏。
采访时间定在上午,我们早早就开始布置采访现场。肖伟院士的行程非常紧凑,会议与会议之间几乎没有间隔。在院士助理的建议下,我们将采访问题精炼了3次,最后定下了4个核心问题。
肖伟院士助手和编导确认采访问题
临近中午的时候,终于等来了肖伟院士。在迅速沟通了采访方向和节目内容后,采访正式开始。也许是因为长时间参加会议,刚进屋时院士略显疲态,走路很慢,说话也比较轻柔,但是从开机的那一刻起,院士便立刻进入状态,将我国中药制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娓娓道来。原本计划20分钟的采访时间,不知不觉竟过去一个多小时。而在这一个多小时里,我看到了一位学者对于自己专业的热爱、对于职业的坚守、对于国家的情怀。
肖伟院士采访现场
记得有一个问题是关于中药国际化的内容,我问院士,“让中药走出国门是否是您的目标以及对我们国家中药未来发展的期许?”院士听完后迅速摇了摇头,说道,“中药国际化只是中药发展的一个进程和阶段,作为一名做药的人,一定是恪守着安全、有效、质量均一这个原则,解除病患病痛,为全球人类共享,我认为这个才是我们中药的使命和担当,也是我们做中药人的使命和担当。”
中医药文化为什么能赓续千年而不断,中医药人的初心和坚守或许是其中一个答案。《岐黄中国》系列不只带领我们领略沉淀千年的中医药智慧,更让我们从一个个闪着光的中医药人身上感受到传承。
肖伟院士与拍摄团队合影
“从质疑到敬畏:探索中医智慧之旅”
作者:
卫媛 CCTV12《生命线》栏目编导
曾任《中国骄傲》晚会总导演
《岐黄中国》第三集《方剂》导演
《看不见的力量》核心导演
做中医的节目,一开始是有点犹豫的。在我的印象中,中医理论多数都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好像无法进行严格的逻辑推理验证。所以在一开始,我对中医那些看似玄妙的理论持保留态度,更担心会影响到节目的质量。
尽管出发拍摄前阅读了大量资料,但中医知识浩如烟海,也比较晦涩,提前做的功课反而让我更加茫然。因此出发前,索性让自己回归中医“小白”的状态,带着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去寻找答案。
记者卫媛采访天津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郭义
在此真的要特别感谢每一位接受采访的中医专家,他们都不介意我这样一个门外汉无礼地提出质疑:中医到底科学吗?在这个问题上,两位教授给了我不同方式的回答。郭义教授给我举了许多例子,比如现代神经学研究已经证实足三里穴和胃部的支配神经在脊髓部位的位置十分接近,因此按摩足三里穴可以缓解胃部的不适;许二平教授则反复地强调,中医方剂不是简单的物质作用叠加。开药方就像排兵布阵,大量的医书古籍就像“兵法”,并在上千年的历史洪流中,经过了一代代人的检验,这不正是与现在流行的“循证医学”不谋而合吗?
而在整个拍摄过程中,两位专家对待此次拍摄的态度也让我很触动,郭义教授是在博士生答辩期间抽空接受的采访,许二平教授更是接受了两次深度采访,甚至为此推掉了重要的会议。我对此表达歉意,但是他说,我提出的问题很典型,是很多不了解中医的人很容易产生的疑问,这样的交流也能够带给他新的思考角度,也想趁着这个机会多向观众们普及、宣传中医文化。
在专家们的引导下,我的思路也逐渐清晰。也逐渐为中医古老的智慧所折服。更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中医的偏见,这样先入为主的创作思路很可能让我错失许多有价值的内容,更使得思维和视野被局限。古老的中医,不仅能治愈身体上的疾病,还能用它广博深邃的哲思来启迪、拓宽思维疆域,中医之博大精深,着实令人叹为观止。作为创作者,这是我内心的一种转变,而我们的节目已经触达了近1亿人次,想必很多观众也和我一样,对中医的印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吧。
《岐黄中国》播出以后,反响热烈,王琦院士亲自书写感谢信,从节目立意、站位、制作等角度表达了对节目的高度认可。观众留言支持“与院士们一起,叹为观止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众志成城再创经典复兴。”“华夏瑰宝,传承中医药文化正当时”“传承创新中医中药,很棒的节目,值得推荐给大家”。
各方的认可无疑是对我们最好的鼓励!目前,《岐黄中国》第二季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扮演好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角色,为中医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简体
繁体
拼音
蓝底黄字
黄底黑字
黑底黄字
原始配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