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曾是世界第二大语言,被普希金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但随着苏联解体和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俄语地位却一落千丈。在一些独联体国家中,俄语不仅早已失去官方语言地位,而且正在失去通用语和族际交际语的地位,甚至还有沦为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的趋势。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又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俄语在独联体各国地位的下滑,引起俄高层的密切关注,“俄语地位问题”已成为俄领导人最关注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俄高层正在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进行一场“俄语保卫战”。
独联体各国在语言上“去俄罗斯化”
7月31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结束了对中亚国家塔吉克斯坦的工作访问。俄总统外事助理普里霍季科对记者透露,两国总统重点讨论了俄语地位等问题,塔总统拉赫蒙对梅德韦杰夫明确表示,愿意继续在本国
使用俄语,俄方对俄语在塔地位问题不再存有疑问。
就在几天前,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向本国议会提交了一份新的《国家语言法》草案。根据该法案,俄语将在塔境内失去目前的族际交际语言地位。拉赫蒙对此强调说,这将有助于提高人民的民族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这引起俄媒体和专家学者的不安甚至不满。
俄语在塔吉克斯坦的境遇,恰恰折射出俄语在独联体国家的失落和尴尬地位。
原姓为“拉赫莫诺夫”的拉赫蒙,对俄语表示“不感冒”已不是第一次了。2007年3月21日,在塔历春节时,拉赫蒙公开宣布放弃俄罗斯男性姓氏结尾“诺夫”,改姓“拉赫蒙”。他还倡议塔吉克人回归历史文化传统,无论是人名还是地名,都应具有本民族历史文化特色。拉赫蒙这一改姓,引发了中亚国家一阵不小的“改姓风潮”。
为什么拉赫蒙此时又要修改本国语言法呢?俄专家认为,拉赫蒙是想用“俄语地位”问题来“敲诈莫斯科”,从而获得财政援助,以拯救因资金短缺而奄奄一息的经济。可见,俄语地位问题并不是简单的语言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政治问题。
不仅仅塔吉克斯坦如此。独联体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初独立后不久,纷纷出台了国语法,千方百计地想通过“与俄语决裂”而达到“去俄罗斯化”的政治目的。哈萨克斯坦一位语言学家甚至直截了当地说:“如果一个民族的语言尚未独立,该民族就不能被视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民族。语言是一种权利,语言权利能提高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凝聚力。只有母语才能保护哈萨克斯坦人免受外来民族肆虐。”正是在这种意识的驱使下,独联体各国政府在独立后的十多年来,一直都在有意无意地矮化俄语地位,大幅度提高本民族语言地位。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