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美国士兵在阿富汗执行搜捕行动。
美军部队的无人战机16日上午空袭了位于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地区的多处地点,炸死十多名塔利班武装分子。
8年前,美国只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瓦解了阿富汗的前塔利班政权;但8年之后,美国人却发现,阿巴边境区域的塔利班武装度过了被推翻后的最艰难时期,还逐步把势力扩张到了巴基斯坦,甚至扩展到了距离伊斯兰堡仅100公里的地方,形成了“巴基斯坦塔利班”。
对美国来说,新总统奥巴马正在调整反恐重心,把阿巴边境看作南亚反恐的核心环节;对巴基斯坦来说,其境内塔利班势力蔓延到首都伊斯兰堡的现实,让扎尔达里政府感到了威胁政权的危险,也唯有重拳出击塔利班;同样,对阿富汗来说,5月21日任期结束的卡尔扎伊,更迫切需要一场反恐胜利,为竞选连任增加政治筹码。但现实表明,经过8年历练的塔利班,早已经摸索出一套应对打击的综合战术。美国、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三国一心”的反恐行动,很可能无法取得预期目标。对于如何解决塔利班的问题,过多依靠军事打击显然难以奏效。
现状
塔利班走向“国际化”
反恐扩至“阿巴战场”
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只要游击队不被消灭,就是胜利;只要正规军不能全胜,就是失败。如今看来,经过8年反恐之后,美国和巴基斯坦可能都没有想到,最初的“阿富汗战场”逐步扩展成为“阿巴战场”,“阿富汗塔利班”扩散形成了“巴基斯坦塔利班”。
在斯瓦特山谷扎根
“塔利班”原本是阿富汗的国语——普什图语“学生们”一词的英译,“塔利”是“学生”的意思,“班”是普什图语的复数形式。从2007年开始,塔利班在巴境内的影响力开始扩大,边境城市白沙瓦的自杀性袭击增加,塔利班在这里形成广泛而深厚的势力网。另外,在巴境内被称为“西北边境省”(NWFP)的广阔区域,塔利班渗透进了相当的势力。其中,斯瓦特山谷成为塔利班最坚固的据点,活跃着大约4000~5000名武装分子。
塔利班之所以选择在斯瓦特山谷一带集结,主要出于以下考虑:其一,基于塔利班的生存战略。由于北约和美军在阿富汗境内持续清剿,塔利班认为巴方军队没有那么强势,他们完全可以在巴境内建立更安全的基地;其二,斯瓦特一带临近巴西北部落地区,居民多为普什图族,与阿富汗有着很深的渊源,巴政府的影响力不强;其三,斯瓦特的地形特点,非常适合塔利班的盘踞。由于斯瓦特山谷群山环绕,沟壑纵横,森林茂密,湖面交错,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何况这里距伊斯兰堡只有130公里。从2007年开始,塔利班实际上就控制了该地区,把这个地方变成了不受政府管辖的“国中之国”,实行塔利班化的统治,完成了从“阿富汗塔利班”到“巴基斯坦塔利班”的蜕变。
塔利班走出阿富汗
2009年4月,塔利班在巴境内显示了强大攻击力。数百名塔利班武装分子占领了边境省布内尔地区的政府大楼,洗劫了当地国际援助机构的办公室,将车辆、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全部带走,一些雇员还曾被短期扣为人质。由于布内尔地区距首都伊斯兰堡不到100公里,这让巴基斯坦政府震惊不已,也让美国感到了巴基斯坦政府统治的脆弱。
不仅仅是巴境内的塔利班崛起,印度的穆斯林极端势力中也开始出现“塔利班”。去年11月孟买大爆炸发生后,除了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塔利班之外,还有一个自称塔利班的印度极端组织宣称负责,这令印度政府十分恐慌。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塔利班”已经成为一个国际问题,并成为世界极端组织的代名词之一。
早在2006年9月,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就曾警告称,经过多年的重组与整合,塔利班正成为比“基地”更危险的恐怖势力,恐怖主义重心已从“基地”转移到塔利班。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的一名反恐专家称,现在的塔利班本身也在变化,已经不是原来的塔利班,他们如同变异了的病毒,已更具破坏性,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种全球扩散的恐怖主义样本。
“基地”暗中增援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阿巴边境的塔利班与“基地”组织的紧密配合,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快了塔利班的“国际化”。近年来,塔利班逐步恢复元气,袭击走向更有组织、更具威胁,背后始终离不开“基地”组织的输血。多年来,塔利班实施的绑架与袭击都表明,塔利班正不断从阿富汗境外的“基地”身上学习经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有关情报显示,塔利班和“基地”的联合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与巴境内反政府武装不同,“基地”组织长期以来更倾向于以西方国家为袭击目标,一般不轻易“认领”巴基斯坦境内的袭击事件。自2007年以来,塔利班和“基地”多次联合策划发动向美英以及驻阿盟军的袭击。在《纽约时报》看来,“基地”开始更多在巴境内策划袭击,这对塔利班无疑是一种间接的增援。
5月9日,负责指挥伊战和阿富汗战争的彼得雷乌斯将军表示,“基地”的高级领导人正盘踞在巴国偏远边境的巢穴中,他们在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下,策划新的恐怖袭击、筹集资金、训练人员与指挥全球分支机构,巴基斯坦俨然已成为“基地”指挥全球行动的“神经中枢”。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