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部队的无人战机16日上午空袭了位于巴基斯坦与阿富汗边境地区的多处地点,炸死十多名塔利班武装分子。
8年前,美国只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瓦解了阿富汗的前塔利班政权;但8年之后,美国人却发现,阿巴边境区域的塔利班武装度过了被推翻后的最艰难时期,还逐步把势力扩张到了巴基斯坦,甚至扩展到了距离伊斯兰堡仅100公里的地方,形成了“巴基斯坦塔利班”。
对美国来说,新总统奥巴马正在调整反恐重心,把阿巴边境看作南亚反恐的核心环节;对巴基斯坦来说,其境内塔利班势力蔓延到首都伊斯兰堡的现实,让扎尔达里政府感到了威胁政权的危险,也唯有重拳出击塔利班;同样,对阿富汗来说,5月21日任期结束的卡尔扎伊,更迫切需要一场反恐胜利,为竞选连任增加政治筹码。但现实表明,经过8年历练的塔利班,早已经摸索出一套应对打击的综合战术。美国、巴基斯坦与阿富汗“三国一心”的反恐行动,很可能无法取得预期目标。对于如何解决塔利班的问题,过多依靠军事打击显然难以奏效。
现状
塔利班走向“国际化”
反恐扩至“阿巴战场”
在越南战争时期,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过:只要游击队不被消灭,就是胜利;只要正规军不能全胜,就是失败。如今看来,经过8年反恐之后,美国和巴基斯坦可能都没有想到,最初的“阿富汗战场”逐步扩展成为“阿巴战场”,“阿富汗塔利班”扩散形成了“巴基斯坦塔利班”。
在斯瓦特山谷扎根
“塔利班”原本是阿富汗的国语——普什图语“学生们”一词的英译,“塔利”是“学生”的意思,“班”是普什图语的复数形式。从2007年开始,塔利班在巴境内的影响力开始扩大,边境城市白沙瓦的自杀性袭击增加,塔利班在这里形成广泛而深厚的势力网。另外,在巴境内被称为“西北边境省”(NWFP)的广阔区域,塔利班渗透进了相当的势力。其中,斯瓦特山谷成为塔利班最坚固的据点,活跃着大约4000~5000名武装分子。
塔利班之所以选择在斯瓦特山谷一带集结,主要出于以下考虑:其一,基于塔利班的生存战略。由于北约和美军在阿富汗境内持续清剿,塔利班认为巴方军队没有那么强势,他们完全可以在巴境内建立更安全的基地;其二,斯瓦特一带临近巴西北部落地区,居民多为普什图族,与阿富汗有着很深的渊源,巴政府的影响力不强;其三,斯瓦特的地形特点,非常适合塔利班的盘踞。由于斯瓦特山谷群山环绕,沟壑纵横,森林茂密,湖面交错,是一个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何况这里距伊斯兰堡只有130公里。从2007年开始,塔利班实际上就控制了该地区,把这个地方变成了不受政府管辖的“国中之国”,实行塔利班化的统治,完成了从“阿富汗塔利班”到“巴基斯坦塔利班”的蜕变。
塔利班走出阿富汗
2009年4月,塔利班在巴境内显示了强大攻击力。数百名塔利班武装分子占领了边境省布内尔地区的政府大楼,洗劫了当地国际援助机构的办公室,将车辆、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全部带走,一些雇员还曾被短期扣为人质。由于布内尔地区距首都伊斯兰堡不到100公里,这让巴基斯坦政府震惊不已,也让美国感到了巴基斯坦政府统治的脆弱。
不仅仅是巴境内的塔利班崛起,印度的穆斯林极端势力中也开始出现“塔利班”。去年11月孟买大爆炸发生后,除了巴基斯坦、阿富汗的塔利班之外,还有一个自称塔利班的印度极端组织宣称负责,这令印度政府十分恐慌。在不少分析人士看来,“塔利班”已经成为一个国际问题,并成为世界极端组织的代名词之一。
早在2006年9月,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就曾警告称,经过多年的重组与整合,塔利班正成为比“基地”更危险的恐怖势力,恐怖主义重心已从“基地”转移到塔利班。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的一名反恐专家称,现在的塔利班本身也在变化,已经不是原来的塔利班,他们如同变异了的病毒,已更具破坏性,甚至有可能成为一种全球扩散的恐怖主义样本。
“基地”暗中增援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阿巴边境的塔利班与“基地”组织的紧密配合,在某种程度上也加快了塔利班的“国际化”。近年来,塔利班逐步恢复元气,袭击走向更有组织、更具威胁,背后始终离不开“基地”组织的输血。多年来,塔利班实施的绑架与袭击都表明,塔利班正不断从阿富汗境外的“基地”身上学习经验,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有关情报显示,塔利班和“基地”的联合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与巴境内反政府武装不同,“基地”组织长期以来更倾向于以西方国家为袭击目标,一般不轻易“认领”巴基斯坦境内的袭击事件。自2007年以来,塔利班和“基地”多次联合策划发动向美英以及驻阿盟军的袭击。在《纽约时报》看来,“基地”开始更多在巴境内策划袭击,这对塔利班无疑是一种间接的增援。
5月9日,负责指挥伊战和阿富汗战争的彼得雷乌斯将军表示,“基地”的高级领导人正盘踞在巴国偏远边境的巢穴中,他们在不受任何法律的约束下,策划新的恐怖袭击、筹集资金、训练人员与指挥全球分支机构,巴基斯坦俨然已成为“基地”指挥全球行动的“神经中枢”。
和平协议中途夭折
在打击塔利班方面,巴基斯坦过去还从未真正如此大动干戈。穆沙拉夫执政期间,尽管也多次迫于美国的压力,但打击国内“基地”或塔利班也始终是打打停停,给钱就打,不给钱就停。扎尔达里总统上台后,也采取过类似的策略。2月初,政府还与塔利班在斯瓦特山谷进行恢复和平谈判,承诺在斯瓦特实行伊斯兰法律。作为回报,塔利班承诺放下武装。
但如此做法令美国大为恼火。4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以罕见措辞批评巴政府,指责巴领导人一味忍让塔利班,造成该国局势动荡,巴基斯坦的核武库安全充满着危险,这对美国安全和世界和平都构成“致命威胁”。美国国防部长盖茨甚至警告说,如果巴基斯坦不加强打击高涨的塔利班,就会影响美巴两国关系。在美国的干预之下,巴政府开始向塔利班宣战,原本达成的和平协议彻底破产。针对美国心头之患的塔利班,美国“出钱”、巴基斯坦“出人”的反恐战正式打响。两国合作背后,只是美巴短期利益的结合,却并非战略利益的一致。
美捆绑“阿巴战场”
在美国频频施加压力之下,巴基斯坦逐步加大了对斯瓦特山谷进攻的力度。5月10日,在美国访问的巴总统扎尔达里表示,巴安全部队将在反恐行动中取得完全胜利,将全部消灭盘踞在斯瓦特山谷的塔利班,使西北边境恢复正常秩序,这也是巴政府对塔利班所发出的最强音。
5月12日,巴军方通过媒体披露了最新的战况:巴陆军部队已经对当地塔利班进行了8次致命性打击;政府军开始投入大批空降部队进入斯瓦特地区,还准备逐房逐屋地搜寻塔利班分子,这是近年来巴军方最大规模的反恐军事行动。
至此,奥巴马新政府完成了从布什时期固守的“阿富汗战场”到如今“阿巴战场”的扩展,把巴基斯坦的稳定看作是阿富汗局势以及美巴关系的中心环节。对此,国务卿希拉里甚至把阿巴两国形容为“连体孪生”,两国反恐局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奥巴马新政府重新全力再次介入阿巴局势,正是希望避免昔日的努力功亏一篑,从根本上扭转美国南亚的反恐困局。
幕后
奥巴马反恐新战略
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5月6日,扎尔达里、卡尔扎伊与奥巴马在华盛顿举行首脑峰会。正是在这次三国峰会上,三方表达了“三国同心”反恐的决心,推动了巴基斯坦向塔利班正式宣战,拉开了三国合力进行新一轮反恐的序幕。
反恐新战略新试验
巴基斯坦对斯瓦特山谷塔利班的宣战,标志着美国着手推行“阿巴联动”反恐新战略的开始,这也是奥巴马反恐新战略能否取得成效的第一场试验。对美国来说,这次反恐行动至关重要。
在美国看来,阿巴边境变成了恐怖势力的“自由流动空间”:极端分子从巴基斯坦潜入阿富汗,阿富汗的塔利班反过来又影响巴基斯坦的稳定。自奥巴马宣布从伊拉克撤军、反恐重心转移到南亚以来,美国正在逐渐将“以阿富汗为主、巴基斯坦为辅”的反恐战略,逐步改变为巴阿并重战略,甚至变成以巴基斯坦为主的战略,致力于摧毁阿巴边境的整个恐怖主义网络,切断恐怖势力输入与输出的流动性。美国对阿巴地区制定的新战略,正是为了结束恐怖组织的相互依存,进而一劳永逸地解决南亚地区的不稳定局面。为此,美国采用了多种手段来达到这一战略目标,包括增强地区安全力量,强调外交努力、发展国际合作、扩大军事与民用援助。
巴基斯坦人反对动武
8年来,塔利班甚至“基地”未被美国反恐战争根除的现实,早就表明了过分依靠军事打击的无效。但对美国来说,目前除了对巴方增加军援、增加遥控飞机的导弹袭击次数之外,美国直接对付塔利班的法子还不多。也有分析把美国对付塔利班不利的原因,归结为美国只用无人战机的轰炸战略。
与美国强调军事打击的论调不同,绝大多数巴基斯坦受访者认为,发展经济才是巴基斯坦的当务之急。而对于塔利班,他们的感情复杂。在对巴基斯坦民众的民意调查中,不少人强烈赞同2月份政府和塔利班在斯瓦特达成的和平协议。80%的受访者支持这一行动;74%的受访者相信,协议会给斯瓦特地区带来真正的和平。从目前看,这场进攻斯瓦特山谷的战斗,在巴国内引起巨大争议,反对对塔利班动武的人很多,一定程度上会牵制巴方的军事打击行动。
反恐成败有待观察
巴军方在斯瓦特山谷的战斗,也是检验巴决心打击日益增长的塔利班威胁的试金石。但由美国一手促成的、近年来巴军方最大规模的反恐军事行动,其成效还有待观察。
巴基斯坦重拳出击塔利班,是想以此展示自己的反恐决心,消除美国对自己的指责,并借此增加扎尔达里政权的稳定性。对阿富汗来说,巴基斯坦境内的打击行动,有可能缓解阿富汗境内的袭击压力,也为8月份大选创造稳定的环境,这也使5月任期结束、争取连任的卡尔扎伊总统来说,很乐意配合打好这场歼灭战。但问题在于,对塔利班的高压打击,很可能在阿巴两国引发塔利班的强烈反弹。8年来,塔利班很善于在艰难险境中作战。这场由美国促成的新一轮反恐,如果引发塔利班或“基地”强烈反弹的话,阿巴两国很可能遭受武装袭击,从而沦为美国反恐的“受害者”。
从目前看,巴基斯坦对斯瓦特山谷的进攻,是与塔利班的最后摊牌,还是一场夸大了的、冠冕堂皇的表面战斗?一时还难以做出判断。对巴基斯坦来说,打击塔利班的力度,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施压与援助的力度。而从现实看,这不是美国一厢情愿地增加援助就能完成的事情。经过8年历练的塔利班,早已摸索出一套应对打击的综合战术。对巴军方而言,要想彻底清除塔利班绝非易事,毕竟8年来塔利班从未真正被消除。
专家视角
美巴反恐暗藏分歧
新一轮反恐难题多
本报讯 (记者毛玉西)对于这场由美国单方施压、巴基斯坦具体实施的反恐行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问题专家傅小强认为,美巴这次合作反恐,暗藏不少分歧:两国战略目标并非一致,单纯军事打击带来的后果让人担忧。
没有明确打击办法
对于塔利班的生存状况,傅小强认为,如今的塔利班不再仅仅局限于阿富汗,已经出现了“阿富汗塔利班”与“巴基斯坦塔利班”这样地域不同、但带有很强流动性的两股势力。当然,伴随“塔利班”影响力的增强,很多南亚不知名的极端组织,甚至也打出了“塔利班”旗号,“塔利班国际化”趋势值得警惕。
自2007年开始,塔利班开始活跃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省”和“联邦直辖部落区”两大区域。当前,巴军方对斯瓦特山谷的进攻,实际上是美国担心西北边境省走向“塔利班化”。作为西北边境省重要的旅游胜地,斯瓦特地区的战略位置重要。从阿富汗方面说,阿富汗境内多达70%的地域,一直被“阿富汗塔利班”所控制,他们主要集中在阿富汗南部、东部等乡村地区。傅小强认为,面对8月份阿富汗大选,如何保障大选安全,如何对待“阿富汗塔利班”,以美国为主的北约盟军显然无法回避,也还没有对如何打击“阿富汗塔利班”作出回答。
巴旨在“以打促和”
傅小强认为,自从4月以来对巴西北边境省塔利班的打击,要追溯到今年2月的和谈行动。由于塔利班在和谈中的要价苛刻,即希望整个西北边境省都实施伊斯兰教法。从司法的具体实施上,巴政府与塔利班一直存有很大分歧,再加上美国反对和谈,故重兵打击塔利班变得不可避免。
傅小强指出,打击即便符合双方利益,美国主导的这次反恐合作也并非“铁板一块”。从美国方面来说,这次促使巴军方发动对斯瓦特山谷地区的打击,是为其南亚整体反恐战略目标服务的,是希望借此消除恐怖势力的藏身地,进而改变南亚反恐格局。但对巴基斯坦说,“以打促和”却是最现实的目标。巴政府希望通过打击促使塔利班回到谈判桌,改变塔利班的过高筹码,解决当地司法的管辖权问题。对巴方来说,西北边境省的塔利班混杂在普什图族人,过去政府一直对部落的地方事务不予插手,这既有历史传统的因素,也有政府无暇顾及的现实。傅小强比喻称:“巴境内的塔利班多少属于巴‘自己的孩子’,打击是为了‘教训一下’,与美国‘斩尽杀绝’的目标不一样。”
阿巴无法完全互信
尽管打击斯瓦特山谷的塔利班,是巴基斯坦的内政,阿富汗无权插手;但从阿富汗战场到阿巴战场,将意味着阿巴两国需要共享情报、双边合作、共管边境,这对切断恐怖势力的相互流动至关重要。要想实现美国设想的“阿巴联动反恐”,首先要保证阿巴两国“精诚合作”。但从目前看,由美国促成的阿巴合作还面临很大考验。
傅小强认为,过去以来,巴基斯坦政府一直对阿富汗的卡尔扎伊政权不太信任。由于卡尔扎伊是“9·11”后上台的普什图族人,巴方认为他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尽管阿巴两国都是美国的反恐盟国,但由于巴曾经支持过塔利班政权,阿国内始终有人对巴怀有敌对情绪。此外,由于阿巴在边境线划界问题一直纠葛不断,甚至使阿巴边境一度成为走私、贩毒等非法活动的天然屏障。正是由于以上存在的情况,导致阿巴从来都缺乏实质性合作,打击两国边境的恐怖势力始终无法实现联动,这对美国极力推行的“阿巴战场”反恐的继续推进,是不可回避的重大阻碍。
美国援助恐难持续
进入2009年来,北约盟国逐步加大了对阿富汗的军事与民事援助;与此同时,美国也逐步扩大了对巴基斯坦的军援与其他援助,这表明奥巴马开始重视反恐的“综合治理”,摆脱布什时期过分依靠武力的做法。5月6日,奥巴马在华盛顿同扎尔达里、卡尔扎伊会谈时承诺,美国将在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方面为阿巴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同时,奥巴马也要求阿巴为美国的支持作出回报,这被认为是奥巴马时代在关键时刻运用“巧实力”发动大规模反恐战争的序曲。
对此,傅小强认为,尽管奥巴马承诺逐步增加对阿巴的援助,这场已经进行了8年的战争,已经无法像当初伊拉克战争那样持续高投入。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之下,美国财政赤字屡创新高。因此,奥巴马的援助承诺似乎很难具有持续性,但持续援助对阿巴的军事反恐却至关重要。从目前看,仅靠几亿美元的追加援助,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巴西北边境省的“塔利班化”,也无法解决阿巴边境的社会问题——比如,这次军事打击已经造成近百万的难民潮,这些都是需要金钱援助来解决,否则很可能引发民众的不满、甚至引起武装袭击活动的反弹。在如何解决塔利班的问题上,美国依然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战略。
相关链接:
责编:彭伟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