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美式自由经济模式走进死胡同

 

CCTV.com  2008年10月10日 08:42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广州日报  

10月8日,芝加哥CME集团经纪艾伦娜在标普500期权区皱眉苦思。

  布什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已让美国深陷“债务漩涡”,难以解脱,更是下任总统面临的大难题。

《经济学人》曾对美元地位危机作出专题分析。

  弗朗西斯·福山撰文称,美国引以为傲的美式民主和自由资本主义两大“美国品牌”正备受批判。

  美国《新闻周刊》最新一期发表著名学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高级研究院院长弗朗西斯·福山的文章称,随着这次金融风暴的愈演愈烈,华尔街投资银行成为了历史,一天之内就有超过1万亿美元“蒸发”,许多著名公司被迫破产,美国政府推出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美式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模式走入死胡同。

  除了经济模式外,美式民主的推销,在南美、非洲与前独联体国家也正遭遇“水土不服”。

  批判声音

  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应当责怪的就是美国政府。

  ——英国伦敦《标准晚报》

  对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来说,虚构的“美国梦”正迅速变成比“烂信贷”更糟的噩梦。

  ——德国《时代周刊》

  金融危机就像给了美国市场万能主义者当头一棒,一直以来在国际舞台上要求把美国的体系当作全球标准的美国也随之威信扫地。

  ——韩国媒体

  专家资料

  弗朗西斯·福山

  1955年生于芝加哥,日裔美籍学者。康奈尔大学古典文学学士、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国际政治经济学教授,现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高级研究院院长。

  长期供职于兰德公司(美国最重要的以军事为主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的政治学分部,并多次担任美国国务院政策制定小组的成员。

  福山曾因预言以民主自由和全球资本主义作为“历史的终结”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发行逾20种语言版本。1995年出版《信任:社会美德及繁荣的产生》亦有20多种外文版发行。该书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当年“十大商业书籍”之一。

  美式品牌

  本报综合报道 福山在分析文章中称,在世界范围内,美国的“出口产品”将渐渐地不再像过去那样受欢迎,重塑美国品牌形象的难度也非常高。

  两大品牌:

  美式民主和经济

  美式民主和自由资本主义一直是美国引以为傲的两个“美国品牌”。可如今,世界对“自由资本主义”前途的担心不仅局限于经济领域,美国意识形态的霸权也处于“危机中”。

  “思想”一直是美国试图对外出口的重要产品,其中最基本的两种就是美式资本主义和美式民主。福山教授认为,美国强大的影响力,不仅来自坦克和美元,而且还因为世界上大多数人认为美式资本主义和美式民主都很具吸引力而加以模仿。

  著名的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就将这些称之为美国的“软实力”。这两样“美国牌”产品,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里根任总统时就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占重要地位。

  第一种重要的“出口产品”就是美式民主。美国一直认为,模仿美式民主才是各国走向繁荣的最佳途径。为此,美国一直不遗余力地向他国推销美式民主,采取的手段或明或暗。且不说阿富汗战争后扶持卡尔扎伊政府、发动伊战推翻萨达姆,过去几年在格鲁吉亚和乌克兰等国相继发生的“玫瑰革命”、“橙色革命”……中都能找到美国“输出民主”的痕迹。

  美式经济:

  初期促进“虚假繁荣”

  美式的自由资本主义模式,一贯以“低税收、少调控、小政府”作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从里根时代开始,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对自由资本主义的倡导,使自由资本主义被认为是走向繁荣和开放的国际秩序的门票。

  但现在,这种美国出口产品也受到质疑。2002年~2007年间,欧洲的社会主义者和拉丁美洲的民粹主义者就曾经对美国经济模式提出质疑,称之为“牛仔资本主义”,但当时一片繁荣的景象掩盖了批评声。而现在,自美国而起的金融风暴拖累了全球发展,美国政府也不得不采取一些与自由资本主义相矛盾的“政府干预”措施救市。

  这次华尔街的金融风暴,被认为是“里根时代”的结束。事实上,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周期中,主张政府在市场中退出的“经济自由”与“政府干预”总是交替着循环往复。美国建国之初,尤其是内战以后奉行相当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使其迅速在19世纪末超越英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而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宣告“自由市场终结”的凯恩斯主义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政府监管和干预越来越强;直到上世纪70年代,由经济学巨头弗里德曼主张的自由放任资本主义,在高通货膨胀危机的背景下复兴,美国由此再度进入了一个“镀金年代”,美国模式则一步步在全世界推广。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总统里根时代开始,他打破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大政府政策,支持低税率、放宽市场监管、简化政府,认为这样可推动经济增长,令美国发展成超级大国,其它国家也纷纷效法,放宽市场监管。现在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开始冷静思考美式资本主义的合理性了。

  专家指出,为了恢复美国“品牌”的吸引力,首先要打破里根主义的低税率和放宽监管政策,重建美国信心。无论如何,下任总统将面对重大考验。

  美式经济模式

  里根主义主张减少国家干预,对资本放松控制、实行私有化、自由化。里根和撒切尔分别在美英上台后,在这两个国家的企业雇用和解雇工人变得更容易,这一开始导致了大量传统工业的萎缩和倒闭,但也为接下来30年间新产业(诸如信息技术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从世界范围内来说,美国推出的“华盛顿共识”深刻影响了过去十几年的世界形势。冷战结束前后,以华盛顿为组织总部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向许多发展中国家及经济转轨国家硬性推出一套经济改革政策。它一般包括三大内容:“财政紧缩、私有化、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这种政策建议得到美国财政部和华尔街的大力支持,在20世纪80年代末,首先在拉丁美洲推广开来,帮助解决了阿根廷和巴西等拉美国家于80年代早期出现的债务危机。

  症结所在

  美式经济模式“三宗罪”

  本报综合报道 福山在《新闻周刊》中称,美国在出口“里根主义”时,将其变成了不可更改的一种经济模式,没有考虑到在各个不同类型国家的适用性问题。

  福山认为,有两个概念是必须明确的:一是减税必须建立在财政能够自给自足的基础上;二是金融市场能够自我监管。事实上,有许多国家做不到这点,但是却生搬硬套了美式自由资本主义,在后来造成了种种问题。

  减税带来高额赤字

  上世纪80年代以前,美国的保守主义者一直不赞同财政赤字的出现,认为政府应该视税收多少来花钱。但里根经济政策却认为,减税可刺激经济增长,这么一来最终政府能获得更高税收。福山认为,传统的保守观念被证明它才是正确的:如果在减税的同时不削减开支,那么就会造成巨大赤字。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减税政策,造成了财政赤字,90年代克林顿的增税政策造成了财政盈余;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则造成了更大赤字。

  此外,全球化一定程度上也掩盖了里根主义的缺点。外国人一直都热衷于持有美元作外汇储备,这让美国政府在出现高赤字的同时,享受着经济高速增长的好局面,这是那些发展中国家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在美国,不断增加的结构性赤字造成的警报不断。庞大政府、公营机构编制、巨额国防开支、沉重的国家债务负担等,都很容易造成结构性赤字。2007年以前,美国贸易逆差逐年递增,一度达1年7000亿美元的惊人数字。随着其他国家不再储备过多的美元,严重的财政赤字恶果逐渐浮出水面。

  监管力度被忽略

  另外,里根主义强调金融市场自由化。这得到了华尔街各公司的推动,而且在上世纪90年代也获得民主党政府的认同。当时美国取消《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该法案制定于大萧条时期,禁止美国商业银行从事投行业务。监管力度的下降导致了许多创新性产品的出现,例如债务抵押债券等等,而这些所谓的新产品恰恰是导致此次金融风暴的重要因素。而且华尔街与同样强调自由化的硅谷不同。金融机构赖以为生的是信誉,只有当相关机构能保证透明运作和监管其不能轻易地从其他人手中获取金钱时,这些金融机构才能繁荣健康地发展。

  此外,一家金融机构倒闭伤害的不只是其股东和雇员的利益,而且会导致一些不相干的人利益受损。这些缺陷,在此次金融危机当中集体爆发了。

  自由市场下,企业不受监管不断扩张,金融机构不理经济基本因素,以高杠杆方式炒卖高风险衍生工具,精心包装次按产品推销全球,但全球化掩盖了这些弱点。

  在美国资本市场上,过度自由化的警报早在这次的华尔街金融危机前就拉响。在加州,由于该州对能源市场撤销管制,2000年~2001年间的电费涨价就失去控制。到后来,美国资本市场更是出现了一系列财务丑闻,安然、环球电讯、世界通信、施乐等一批企业巨擘纷纷承认存在财务舞弊,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批大的上市公司遭投资者抛弃,宣布破产。

  热钱形成投机泡沫

  其实,里根主义的缺陷早在过去10多年间已经露出端倪。它发出最早的警报是1997年~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上世纪90年代早期,泰国和韩国都在美国的建议与压力下,全盘采用了美式自由资本主义理念放宽本国的资本市场。结果,大量国际热钱涌入这两个国家,造成投机泡沫,随着热钱的撤出,金融危机就开始了。而与此同时,对金融市场监管较严的中国、马来西亚等国却经受住了考验。

  1997年后,一些国家继续持有美元,以此策略来控制本国货币的升值,保护本国工厂,防止本国受金融振荡的影响。这对于后“9·11”时代的美国来说其实是有利的,因为美国就可在出现赤字的同时仍然保持减税政策、享受高增长、为两场昂贵的战争埋单。

  在过去十年间,美国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从经济增长中获利的富人越来越富有,而工薪阶层薪水却停滞不前。

  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以来美国企业的利润增长率仅为一位数,可CEO的年薪却一直以两位数增长,尤以华尔街的CEO为甚。被美国政府托管的房地美公司前总裁塞隆去年收入1800万美元,即使在这些银行破产或被兼并后,CEO的遣散费通常也有几千万美元,而这些公司的很多普通员工年薪只有几万美元。正是这些华尔街巨头因为不满足于一两千万美元的年薪,大搞投机,导致了现在的金融危机,但这些人至今仍无一人公开认错。

  批判声音

  世界质疑美国“金字招牌”

  去年次贷危机刚爆发时,美国总统布什和财政部长保尔森为美国人打气,先后表态说:“相信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吧,它会对美国经济作出调整的。”他们信誓旦旦地表示,2008年下半年,美国经济就会恢复增长。

  但最近的事实是,华尔街大投资银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就连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最终在国会获得通过后,股市依旧下跌。

  欧洲:受害最深

  英国伦敦销量最大的晚报《标准晚报》3日评论说,对于眼前发生的一切,应当责怪的就是美国政府。文章说,欧美金融界对“信用”二字一向谨慎对待,绝不愿过高夸大资产的价值,但美国从克林顿时代起不断向世界输出的概念是:美国经济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高涨期,一切资产都将急速升值,由于有美国政府的担保,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进入了一个不计后果的发展阶段,还引得英国、意大利等国跟风效仿。法国公营电视二台的评论节目也说,美国金融危机使与其同一体制的欧洲受害最深。

  德国《时代周刊》一位评论员早在上周救市计划尚未出笼时便不看好。她说,金融危机正在恶化,“对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来说”,虚构的“美国梦”正迅速变成比“烂信贷”更糟的噩梦。

  亚洲:想起当年

  在10年前遭受过金融危机的韩国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看来,美国现在的救市与其当年对待危机中的亚洲国家的经济政策,简直是天壤之别。

  英国媒体发自马来西亚的一篇报道,回顾了当年那段惨不忍睹的历史。美国财政部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发给亚洲金融官员多条建议:提高利率、削减政府开支和负债、让房地产价格下滑、不要去挽救那些做出错误决定的人、遵循并推动美国繁荣的自由市场政策。但这些天来,美国完全忽视上述原则。

  亚洲决策者们没有忘记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颐指气使,他们提供资金,但以升息、关闭银行、开放市场等作为条件。马来西亚一位财政部高级官员对路透社说,10年前,亚洲不得不卑躬屈膝,多数国家采用了美国和IMF开出的苦涩药方。

  韩国媒体在题为《警惕华尔街模式的终结》的评论中认为,金融危机就像给了美国市场万能主义者当头一棒,一直以来在国际舞台上要求把美国的体系当作全球标准的美国也随之威信扫地,“韩国现应该考虑,是否还有其他更好的标准”。

  拉美:开始对抗

  拉美国家是美国自由化经济模式“华盛顿共识”的最初试验区。在其中的一些国家,该“共识”曾经取得非凡的成就。然而,拉美国家却积累起成堆的经济、社会问题,社会动荡加剧。以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为首的一些拉美国家正在以各种手段对抗美式经济模式。

  在“华盛顿共识”走入死胡同时,一系列批评IMF与世界银行的声音变得越来越大。前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提出了“后华盛顿共识”的概念,在一系列重要论著与演讲中批评不顾社会不满的市场经济全球化,号召超越“华盛顿共识”。

 抢眼新闻

中方对美国防部发言人错误言论表示坚决反对       四川自贡内江交界发生4.1级地震
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建黑名单对官员问责       确保婴幼儿奶粉安全
王岐山:重要的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格林斯潘走下神坛成危机“罪魁祸首” 
乌克兰政坛上演"三国演义" 大选需费8千万美元       美智库称“神七”上天威胁美国
朝称韩海军接连入侵其海域 已做好战斗准备(图)   印学者称北京侵略意图不减台有权购武
证监会通过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新规   提高再融资现金分红标准   亚洲股市周四涨跌互见
失踪病妻归来 男子陷“两个老婆”困境(图)    女厂长向两任情人投下剧毒 致一人亡(图) 
旅游局长变身孟获骂孔明    陈水扁可能老死狱中    柬埔寨夫妻闹离婚 房子锯成两半(图) 
日本女星庆生推出半裸写真(组图)           恶搞周杰伦赵本山李宇春成白娘子造型(图)   
女生被7旬教授包养 与新恋偷拍性爱录像进行敲诈     葫芦藤喝奶水结出上百葫芦(图)

  相关链接:

责编:张仁和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