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礼士胡同某四合院垂花门。
一个地方有很好的古迹就相当于家里有古董
——访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贾珺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贾珺,担纲写作了“五书”中《北京四合院》和《北京颐和园》。面对记者,这位1970年出生的年轻学者颇多感慨。他说,做这些事情,源于他对当下中国古建筑命运的焦虑——“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把家底全败光了。”
很多现代建筑大师承认,对他们影响最大的是历史上的经典建筑
中国青年报:你的《北京四合院》里有句话,“一旦失去了大片的四合院,北京也就失去了城市的肌理血脉,和几百年流传下来的浑厚气息,变成了一个没有灵魂的二流城市。”据说,老北京的胡同,如今已消失了80%。
贾珺:具体数字我没统计过,不过确实损失得很多。有些地方成片的还在,比如东四、西四、什刹海、南锣鼓巷和南城那边还有点儿,但大多数区域已经被破坏了,找不到原有的历史气息了。
中国青年报:那北京是否就“二流”了?
贾珺:这么说也许过分了,北京毕竟还是留了一些东西的,但也很难和巴黎、罗马这些世界级历史名城相提并论了。它们是整个城市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没有这个资格,就是因为被破坏得比较严重。北京如果没有遭到大规模破坏,完全有资格全城成为世界遗产。
再说一下四合院,很多人认为,四合院嘛,都差不多,留下一点儿就足够了。这是误区。北京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它有那些经典建筑,还因为那些相对次要的,作为背景的老房子和历史街区。也许很多东西你看不出有啥特殊,但里面存在的历史信息是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
中国青年报:你看过多少四合院?
贾珺:我至少调查过几百个。四合院是要住人的,每一任主人都会把自己的气息和生活习惯传染给它,格局、植物、装潢设计都有着微妙的细节差异,奥妙和韵味往往就在这些地方,但我们还没完全了解它们,就都给拆毁掉了,非常可惜。
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发展确实是硬道理,常常呈现“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局面。但像梁思成先生所说,我们社会也需要一种力量,一种逆时代的力量,它能够在时代的大潮中,帮现代和未来多保留一份记忆。
中国青年报:这份记忆有多重要?
贾珺:记忆本身就很珍贵,而且很可能成为未来借鉴的源泉,也是未来发展的动力之一。今天西方国家的建筑之所以这么发达,还是和传统给它们源源不断地输送灵感有关。很多现代的建筑大师都认为,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就是历史上的经典建筑。
中国青年报:北京现有古建筑保护的项目还不够吗?
贾珺:保护不能只冲着“牌子”。有些管理部门甚至会以没贴牌为借口而不保护,让我们感到很无奈。现在民间有一些保护组织,在自发地保护老北京,保护四合院,但这些民间组织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中国青年报:像前门大街那种拆了重建,好不好?
贾珺:它比完全拆除直接进行房地产开发要好,但我不欣赏前门那种做法,因为那不真实,对历史记忆是有破坏的。改造后的前门大街也显得太宽了,失去了过去那种与周边建筑在比例上的和谐关系。所以,就算有铛铛车在里面跑,仍然缺乏原有的历史氛围。平安大街也有类似问题。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