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1日电(吴歆) 近年来,取消高考文理分科的呼声渐高,但各方看法分歧巨大,几次“民意测验”,赞成与反对者几乎都是势均力敌。近日,湖南省关于普通高中“不得文、理分科”的规定引起社会关注和媒体热议,引发了一场关于文理分科、高考改革的“口水大战”。而此前引发激烈讨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即将在8月出炉初稿,有望敲定 “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教育规划纲要8月将敲定是否文理分科
今年2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就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20个重大问题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其中就包括高中取消文理分科。在教育部征集的意见中,54%的意见反对文理分科,意见分歧比较大。
在经过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广泛讨论后,教育部有关人士表示,目前这个问题只处于征求意见阶段,他们会对不同意见进行归纳、整理,但不会做判断,更不会下结论。
教育部官员透露,规划纲要将在今年8月左右向社会公布初稿,届时里面将对“文理分科”问题有表态。
湖南新规引热议 “指挥棒”不变取消分科也没用
虽然湖南省教育厅官员表示,湖南禁止普通高中文理分科旨在规范办学行为,并不表示高考时考生必须文理兼考,仍挡不住对这一新规的热议。从长远来看,不分科更加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但在现行的高考体制下,很多人仍然反对取消高中文理分科。更有网友留言称“坚决反对文理不分科!坚决要求文理分科!”。
有学者指出,在国内高考这根“指挥棒”不变的情况下,简单地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究竟会取得怎样的效果现在还很难说。
一位高三老师坦言,在现有的高考体制下,不论是学校还是考生,都越来越功利化,分科现象并不是到了高中才有,其实有些学校在初中就开始有文理倾向。如果迅速“一刀切”,直接取消文理分科,相信会有很多学生无法适应。
媒体评论则指出,当前,就取消文理分科的设计层面而言,教育部及各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门,似乎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如果仅为改而改,难免陷入有名无实的境地:因为纷繁与忙乱,学校的课程设置仓促调整,教师和学生必然会陷入茫然和惊慌;如果相应的教育制度尚未实现配套转变,取消文理分科后,学生们的课程不减反增,压力更重。
网友质疑,出台文理不分科政策,为什么不调查一下民意?与高考不衔接,又加重学生、家长负担,真是把学生、家长当试验品。江苏省文理不分科8年,到明年又实行文理分科,说明利害得失自见。湖南又从今年起文理不分科科是折腾家长、学生,是瞎胡闹、胡折腾。
湖南并非“第一个吃螃蟹”
其实文理分科,湖南并非首个“吃螃蟹”。2008年年初,山东省教育厅明确规定,高中学生选择发展方向,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理分科,不能早于第二学年末。根据计划,从2011年起,山东省各高中必须全面实施课程标准。做到该开的课全部开出来让学生选修,真正实行走班制和学分制管理。这意味着,2011年,我省将完全取消传统意义上的高中文理分科。
而早在2002年,江苏省教育部门就曾推出过“3+大综合”的高考改革方案。除了语、数、外之外,“文理综合”科目包括了高中教学计划中的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课的必修内容。遗憾的是,这次改革以失败告终。除了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压力过大、课业负担过重外,老师们也显得无所适从。
2008年年底,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对08高考方案的完善微调意见,其中一项就是“从2010年起,文科和理科实行分开计划、分开划线、分开录取。”
不少高校也在探索尝试打破文理壁垒,清华大学今年更是将选择权放在“进门”时刻:被录取的本科新生将不受文理分科以及所报考专业的限制,在录取过程中可依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专业。也就是说:文科考生可以直接进入自己喜爱的理工科专业就读,而理科考生也可以被自己心仪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录取。
相关链接:
责编:李二庆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