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合肥六月二日电 题:安徽农村攻关小麦高产喜获丰收
中新社记者 顾立军 吴兰
微风吹拂,麦浪滚滚。
六月二日,中新社记者在安徽省太和县旧县镇的“农业部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遇到中国的种粮大户徐淙祥。
“今年年初虽然小麦受到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旱灾、霜冻等影响,但是我的高产田、核心示范区没有受到影响”,徐淙祥自豪地说,“在千亩核心示范区,农业专家现场实测亩产为七百一十八点二公斤!是安徽首次亩产达到如此高的产量,在黄淮海地区也列在首位。”
头戴斗笠、脚穿布鞋、满脸黝黑的徐淙祥再次重复了一遍这些数字。二日,是他七千亩麦子收割的开始日。
中新社记者近日在中部粮食主产省安徽采访发现,从阜阳太和县到淮南凤台县,到中国改革发源地的滁州市凤阳县等,从普通农民马德仁到种粮大户徐淙祥,都在为小麦高产攻关而努力。
“必须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最大的效益”,徐淙祥说。这位种植麦子三十余年的种粮大户说,上世纪七十年代亩均不到一百斤,八十年代亩均约四百斤、九十年代到二00三年前,亩均约六百斤。但是现在通过科学种田,二00七年亩均达到六百零七点三公斤,二00八年六百三十一点九公斤,今年有望亩均超过六百五十公斤。
据了解,二00三年前,阜阳市太和县张槐村和中国其他很多农村一样,村民有的外出打工,有的举家搬进城市,农田抛荒严重,加之种植管理粗放,全村小麦亩产不到六百斤,严重困扰了农业增效、村民增收。
鉴于此,为改变产量低、品种杂、质量差的局面,徐淙祥把靠近付秦沟两岸的三千多亩低洼田承包起来,并签订合同规定,在不增加小麦投入成本情况下按照《小麦亩产超千斤栽培技术规程》进行科学种植,亩产达不到九百斤的,少收部分由徐淙祥个人赔偿。 在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下,带动周边农民致富。“二00八年,综合每亩增收两百三十多元人民币,三千亩一季增收六十九万元。今年七千亩的增收会更多的。”徐淙祥自信满满地说。
与阜阳市的太和县一样,在淮河之滨淮南市凤台县,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做大做强粮食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今年,凤台全县建设小麦高产攻关示范片二十五万亩,高产攻关竞赛村十五个、面积五点六万亩,此外还组织开展小麦高产攻关竞赛活动,整村推广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标准化水平。并安排一百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高产攻关活动补助和表彰奖励。
据凤台县一百五十五个村的测产统计,预计全县小麦总产二十六点六万吨,比上年增加百分之三点一。小麦高产攻关面积二十五万亩,预测单产比上年增加约百分之四点八,连续六年实现丰产。
据悉,安徽常年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七成左右,约达九千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和小麦。二00五年,安徽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出台《关于开展小麦高产攻关活动的实施意见》,按照“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全面提高小麦生产水平”的思路,安徽开始实施小麦高产攻关活动。
今年安徽全省小麦种植面积三千五百四十万亩,预计总产两百三十七亿斤,较上年播种面积增加二十三点七万亩、增产三点五亿斤。总体上,安徽今年小麦生产呈现面积扩大、单产持平略增、总产增加、优质率提高的态势。
相关链接:
责编:李二庆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