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30分):凤台县地处安徽省最大的小麦灌区——茨淮新河灌区,夏收在即,这里的部分麦田出现了有的减产,有的丰收的现象,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凤台县安绠村村民孙建种的10亩良种小麦刚刚测过产,亩产量多的只有400斤,少的连300斤都不到,比去年下降了五六成。
安绠村的4500亩小麦,普遍出现了减产。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分析,减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去冬今春发生在我国冬小麦主产区的50年不遇特大干旱。今年2月5号到15号,茨淮新河灌区水利部门紧急从淮河提水1亿多立方米,以保障灌区小麦的抗旱用水。
看来灌溉水源应该不是问题,那为什么安绠村的小麦依然受旱呢?
村民告诉记者,因为村里拿不出钱,涵洞和土垄沟从1998年以后就没有修整过,而提水用的水泵和变压器也在三年前就报废了。
相比安绠村,同样位于茨淮新河灌区的银杏村就幸运多了。这个村和邻近的3个村2007年争取到了一个世行贷款农业开发项目,从提灌站到防渗渠,全部进行了更新改造。今年2月份全村小麦仅用一周时间就普浇一遍。
水利专家告诉记者,小型提灌站、防渗渠等农田基础水利设施位于灌溉渠道的末梢,被形象地称为“最后一公里”。正是这“最后一公里”的差异,使得安徽凤台县的安绠村和银杏村同在一个灌区,却遭遇了丰歉两重天。
茨淮新河灌区建于上世纪70年代。从2006年起,茨淮新河灌区被列入了国家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去年第四季度,国家为拉动内需,投入100多亿元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茨淮新河灌区再次入选。
然而记者注意到,这3000万资金全部投在了干渠渠首的引水和提水工程上,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方式筹措的配套资金,也全部用于对靠近渠首部分的渠道进行疏通和加宽加固上,作为灌溉渠道“最后一公里”的末级渠系的投入仍然是空白。
相关链接:
责编: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