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上海五月十七日电 (李佳佳 刘璟)或许因为民居石库门建筑折射出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文化沿袭,二0一0年上海世博会的首场区县公众论坛特意选此为题,就其保护与传承展开热议。
“世博论坛·上海石库门遗产保护与文化传承”十七日在上海举行,同期成立了上海石库门文化研究中心,并出台了《上海石库门共识》。
前有上海新天地的成功商业开发模式,后有田子坊的城市更新模式,再有步高里的原生态保护模式,作为上海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传统的石库门建筑文化怎样在现代化、城市化中赢得发展?尽管已有珠玉在前,但此间有关专家、学者仍认为,这些模式还有待改进。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在论坛上提出了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营资源的思路,而其落点在“创意”二字。他认为,改造这件时代变迁赋予上海的独有“建筑艺术品”时,必须有原则和策略,“仿古不能泥古,仿古必须融今,才能推陈出新,很多东西完全照搬以前的还不行,适当注意现在的元素和科技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推陈出新的效果。”
如果说石库门建筑是一棵“大树”,那么其延伸出去的繁密“枝杈”则承载着物质遗产之下百年上海的文化积淀,对这看不见、却最牵人心的一部分,厉无畏主张用故事表达、以情感制胜。“要打动消费者,让他产生购买行为,这是实现资源转换最经典的一招,这当中创意情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作为凝聚海派文化的一种建筑符号,上海石库门意象已被应用到广泛的领域,包括由上海黄酒改造的石库门老酒,可体验砖木结构居所的石库门酒店,以及宣扬上海本帮饮食文化的石库门饭店等。
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认为,新天地模式的开发把石库门价值最大地商品化,但因真正的石库门生活消失,其代价也巨大,“为了这一点小小的新天地,整个太平桥地区的石库门都没有了。”而步高里则破坏了原来的内部风貌,只是留了外面的壳。至于田子坊模式,其安全、公共基础、卫生设施问题都待解决。他说,“石库门保护没有唯一正确的道路,如果有四十种,甚至四百种保护开发的模式,这才能最大限度地传承石库门文化。二0一0年海外游客看上海城市文化非石库门莫属。”
相关链接:
责编:李二庆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