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嘉陵江桥头为王明胜照相记者 杨帆 摄
本报读者劝说王明胜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来
相关报道
“我穿得很脏,但我很善良!”5月25日,一个流浪汉在江北区观音桥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80元。经本报报道后,流浪汉的行为打动了不少读者。
6月1日晚,本报读者王黎意外遇到捐款流浪汉王明胜。经过沟通,王明胜答应接受记者采访,“明天上午10点,带上5月26日的《重庆晚报》在嘉陵江桥头见面;我有一个愿望,想在重庆的15个地方留影。”
“今后试着和人说话”
昨上午9时许,记者拿着5月26日的《重庆晚报》,和王黎来到嘉陵江桥头。10时,王明胜如约而至。自始至终,他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用笔和记者交流。
在“谈话”开始前,王明胜把一张纸条塞给记者:“请见谅,我已太久没和人说话,暂时有些不适应,用笔代替我更乐意;不要给我买好吃的,我常年捡着吃,肠胃不适应。”在旁人眼中,他显得有些怪异和另类。
王明胜告诉记者,他生于1980年7月,老家在山东,15岁时辍学外出闯荡,但文学梦想一直萦绕在他心中。
王明胜对文学的追求让身边的很多人不理解,甚至招来嘲笑。2001年,21岁的他放弃打工,开始用流浪来体验生活。从山东到广东,从广东到重庆,他一走7年,“7年,我付出了太多的光阴和青春。”
“多年的流浪,我苦中作乐,追求着自己的自由,但也带来了自闭等毛病。”王明胜说,重庆是他呆得最久的一个地方,火车站是他到重庆赤脚拾荒的第一站。他自嘲是“赤脚大仙”,而更多的重庆网友则喊他“大侠”。
记者希望王明胜能够走出自闭的怪圈,他答应记者,“今天过后,我试着和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