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2024-04-19
11:07
2024-04-19
胡和平:
鲍卫忠同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云南沧源边境村老支书们重要回信精神的优秀代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时代好干部。他的先进事迹有力诠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集中展示了新时代广大政法干警牢记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的精神风貌,生动展现了“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的时代图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政法干警要以鲍卫忠同志为榜样,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全力履行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使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11:04
2024-04-19
11:01
2024-04-19
10:59
2024-04-19
10:58
2024-04-19
10:57
2024-04-19
10:56
2024-04-19
毕昱:
鲍卫忠会为了一个1900元的案件,开着车往返山间几十公里,多次到被执行人家里做工作,只为解开当事人的“心结”。鲍卫忠会为了尊重佤族“老人的祭日钱财不外送”的习俗,一口答应好不容易找到的被执行人,第二天再次顶风冒雨,前往村里了结案件。为了看病急需用钱的执行申请人,他索性自掏腰包,悄悄为无力还款的被执行人垫付了8840块钱的执行款暂度难关。“8840”,一个简单的数字,但这背后对于他来说,上有年迈的母亲,下有年幼的双胞胎儿子,就连家里的购房贷款都尚未还清,他却毫不犹豫地将钱递到了当事人的手中,只因一句“人家有困难”。他把别人的难题当作自己的难题,把群众的需求放在心尖上,这个法官让申请人拿到了“真金白银”,让执行办案有了温度。
10:55
2024-04-19
10:54
2024-04-19
毕昱:
2003年,鲍卫忠被派到沧源县坝尾村开展“三村”建设工作。当时与鲍卫忠一起工作的村干部回忆道:“那是一个朴素、精神的佤族小伙,总是穿着一身迷彩服、脚踩一双解放鞋,那笑眯眯的样子,就像我们自家的兄弟一样!”在组织村民开展旧房改造时,佤族群众认为搬迁不符合风俗,对搬迁工作积极性不高。鲍卫忠不急不躁,把所有工作的细节都和老百姓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最终打动了村民,顺利完成了200多户旧房改造,让佤族群众从茅草房搬进了新砖房。在阿佤山的村村寨寨,在老百姓家的火塘边、田地里都留下了他不知疲倦的身影。看着村里越来越宽的道路、越变越好的生活,我知道,那个时候的鲍卫忠已经用他的行动和真诚走进了老百姓的心里。
10:53
2024-04-19
10:52
2024-04-19
10:52
2024-04-19
10:51
2024-04-19
10:50
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