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视频
简介

致敬!这是守护班公湖的“西海舰队”

这是全军驻守海拔最高的一支船艇部队,战士们自己取了个名字——“西海舰队”。他们说,守卫祖国边疆,一分钟都不能迟,“迟一分钟别人就可能越线一公里”!可战士却没时间和妻子、孩子照一张全家福……

绝美!这是边防官兵镜头下的阿里夜空

西藏阿里,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屋脊。这里的边防官兵,离天近,离家远。国庆、中秋双节到来,他们依然坚守战位。仰望星空,遥寄思念。跟随战士们的镜头去看看西藏阿里的夜空。

想家!边防的明月寄托官兵最遥远的祝福

国庆与中秋相遇,“家”和“国”在时间上相连、文化上相牵,更让人有家国之思,感家国之情。然而,举国欢庆日,将士不卸甲,军人的节日必定与坚守相伴。边防战士,心中有家,温情绵长,心中有国,情深义重。

再见!一名高原汽车兵的最后一次任务

新疆军区某汽车运输旅驾驶员张福强,是一个90后,也是一名拥有12年军龄和11年驾龄的老汽车兵。在喀喇昆仑山上,每一段路,路上的每一个坑,他都熟记于心。最后一次为守防部队运送给养,即将退伍的他面对巍巍昆仑,不舍之情如潮水般涌来。“再见了,雪域高原,再见了,迷彩青春!”

不舍!为送老兵他从海拔5300米摸黑赶来

又到一年退伍季,新疆军区某师老兵告别高原驻训地,即将返乡。战士孟亚军原本在海拔5300多米的山头上执勤,早上5点刚下哨就往山下赶,摸黑走了两三个小时山路,终于赶在老兵离队前见到了老班长们。他说,再黑再冷也要来送送他们!

头顶边关月!高原边防军人唱响《我的祖国》

“在没有界碑的国土上,我们就是行走的界碑。”头顶边关月,情系天下安!高原边防战士在战位上唱响《我的祖国》。致敬守卫祖国边防的子弟兵!

在那个河谷 守防官兵唱起《祖国不会忘记》

海拔5400多米,某边防连在河谷的驻勤点,官兵们已在这里守防很长时间了。虽然高寒缺氧、环境恶劣,但大家士气高昂。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保家卫国的自豪和荣光。国庆前夕,他们在战位唱响《祖国不会忘记》。“边防有我,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拥抱最可爱的人!军医路俊霞的高原巡诊路

一个拥抱、一块糖,并肩聊聊家常,国庆期间,军医路俊霞主动申请上一线,给喀喇昆仑卫士送去节日问候。11年坚守高原,她对边防军人有了更深的认识:条件再苦,没有一个战士抱怨,他们特别骄傲、自豪。

他在战斗最前沿 悄悄写下三封遗书

海拔5000多米的新疆军区空喀山口边防连前哨,位于胜利山上。四级军士长彭小龙已在这里连续值守16个月。“哨位就是战斗最前沿!”在地窝子,他悄悄写下三封遗书……他们是硬汉,也是最柔情的丈夫、父亲、孩子。

高原战位上的他们,和家人“团圆”了……

海拔5000多米,喀喇昆仑边防一线,没有网络信号、不能书信往来,边防官兵与家人久未联系。记者走上高原边防哨所,给他们捎去家人的问候。官兵们说:边防有我,请祖国放心!亲人们说:家中有我,请你放心!这样的隔空“团圆”,让人泪目。

“不记得爸爸” 高原边防官兵笑着说出这份无奈

西藏阿里,海拔5000多米的普尔楚边防连秋迪俭革拉前哨,为让山顶驻勤的兄弟们吃口热饭,官兵们背着保温桶要走上4个小时。在碎石块搭起的地窝子里,教导员谌贻虎说,他已经近20个月没回家,两岁的女儿已经不记得他了……辛苦了,守防戍边的官兵,女儿终会明白你的付出。

他们为5184点位送去最新型防寒被装

喀喇昆仑,近日,部队紧急筹措一批最新型防寒被装送往5184米的执勤点。坡大、路陡、海拔高,车辆骡马无法到达;边境、低温、气流杂,无人机续航和载重能力衰减。边防官兵每人背几十公斤物资,送往执勤点!排头兵扛国旗上路,“这里没有界碑,国旗就是流动的界碑!”

海拔5384米!他们在喀喇昆仑守边关

初冬,喀喇昆仑山,新疆军区某红军团官兵负重30多公斤物资,冒着七八级大风,登上海拔5384米的点位。无惧严寒缺氧,战士们说,头顶的帽徽、身上的军装就是他们前行的动力,守好了国才能守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