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恶性肿瘤。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肿瘤医学部介入超声科主任医师于杰表示,在我国,病毒性肝炎是导致肝癌的首要高危因素。甲型病毒性肝炎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人群基数依旧庞大。除了常见的甲肝病毒、乙肝病毒,戊肝病毒、丁肝病毒等少见病毒以及混合性肝炎病毒也会造成慢性肝损伤。霉变食物是肝癌的第二大高危因素。发霉的粮食、花生等含有黄曲霉毒素,只通过简单清洗无法被去除。出现阴雨天气时,霉变水果、长期未消毒的碗筷等也可能滋生黄曲霉毒素。此外,大量饮酒催生肝癌的能力与病毒相当,而且酒精性肝癌患者的预后更差。癌症的元凶是炎症,由长期脂肪肝引发的炎症刺激,也是肝癌的诱发因素之一。
肝癌的发展通常要经历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于杰表示,从肝炎发展到肝纤维化至少需要10年时间。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控制病毒、保护肝功能至关重要。提高健康意识,定期体检,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降低肝癌发生风险。
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肝癌治疗手段日益丰富。于杰表示,在传统观念中,早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手段通常为手术切除,但近30年,介入医学的发展改变了这一局面。现在,《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将小于5厘米的肿瘤列为早期肝癌,手术和消融治疗均成为一线推荐的治疗方案,尤其是小于3厘米的肿瘤,消融治疗可以不受肿瘤的位置和形态限制,效果与手术切除相当。此外,人工智能技术也为肝癌诊治提供了更多的支持。超声检查借助智能软件可以帮助降低医生的漏诊率和误诊率;融入专家经验的AI技术能为年轻医生提供治疗指导,提升他们的医疗水平。
编辑:彭俊责任编辑:张恪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