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记老区,不要忘记老区人民,不要忘记‘五老’和这些革命老干部。”7月1日,在泰宁县新桥乡岭下村初心公园彩色墙绘上的这段文字格外醒目,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思考。
1999年7月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深入泰宁县新桥乡岭下村调研老区工作,作出了“三个不要忘记”重要指示。
25年来,泰宁县始终牢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走出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的革命老区发展道路。
筑牢“桥头堡”
聚集老区振兴“新动能”
新桥乡党委定期举办的“头雁比武·村村竞赛”活动受到广大群众的赞赏。各村党支部书记以演讲的方式晒成绩、讲方法、谈经验、话发展,把成绩晒给群众看,把思路说给群众听,并接受群众现场提问,让“村村竞赛”走进“群众舞台”,在交流提升的同时进一步拉近了党群干群距离。
岭下村党支部书记杨友平以“党建引领聚合力·牢记嘱托再出发”为主题,“晒”出了本村的经验做法。
岭下村以党建为引领,深挖自身的红色资源优势,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盘活资产资源,推动红色旅游、红色研学产业发展,做好“红色+文化+产业”特色发展文章。陆续保护开发了红军食堂、老游击队员之家、家风家训馆、“三个不要忘记”主题馆等革命历史景点,当初的落后小村,变成远近闻名的红色旅游村,年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
高人气为当地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通过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农业,鼓励农户利用闲置农房发展民宿、特色手工作坊等项目,引导农民多渠道增收。2023年岭下村的村财收入从1999年的5000元增长至28.12万元。
点燃“强引擎”
打好强村富农“组合拳”
7月的朱口镇王坑村,一拨拨游客让这个小山村格外热闹,百亩荷花竞相开放,吸引游客纷纷打卡,在乡村振兴展示馆的农特产品展示区,莲子、小籽花生、麻面南瓜等农特产品,深得游客喜爱,争先购买。
“4个村联合起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发展道路宽了、致富能力也强了。”朱口镇王坑村党支部书记卢远由说。
朱口镇是全国农业产业强镇,但是辖区部分村庄存在多、小、散等特点,严重制约村集体发展。为改变各村发展不平衡问题,朱口镇党委改变各村党建工作“单兵作战”的传统思维,深化“跨村联建”,由王坑村党支部牵头,与地域相邻、土壤相似的石辋、寨色、赤坑等村成立将溪片联合党总支,联合打造了“特色种养、农旅休闲、娱乐体验”三大特色产业,打破了将溪片村庄因为分散,从而制约村集体发展的桎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立足特色富硒资源,推行“党总支+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由党总支领办成立碧丰源专业合作社,注册“朱口小籽”“朱口仙子”农业特色品牌,流转盘活富含硒元素的闲置农田和荒山,带动农户推广种植小籽花生3200余亩、青梅6000余亩、岩茶4500余亩,逐步建成将溪片富硒康养农业示范园,并先后落地朱子家茶、青梅产业园、小籽花生深加工等项目,全力打造优质特色产业集群,带动联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3万余元。
激活“原动力”
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说理亭’让老百姓有地方说理,这不,帮我挽回了洋芋减产的损失。”提起“说理亭”,泰宁县大田乡料坊村村民老廖直竖大拇指。
前段时间,料坊村水渠硬化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不小心破坏了老廖在水田里种植的洋芋,村干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及时将问题记录在“点单”表上,并联系相应的“说理”服务能人进行“接单”。在“说理亭”服务队员的调解下,施工方赔偿了老廖洋芋受损款1000元。
垒际村机耕路修复、谙下村防护栏建设、料坊村水渠建设等村民急需的项目建设在说理亭下由两委“统单”上报推动实施,宅基地归属纠纷、山林土地纠纷在说理亭下由能人“接单”化解握手言和,村民们赞不绝口。
这都要得益于泰宁县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作风,扎实开展“五到五访五促”活动,在各乡(镇)推广“155”能人服务工作机制,通过推行“村民点单、两委统单、能人接单、党员跟单、群众评单”的五单工作法模式,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堡垒强心、党群连心。县、乡党员领导干部常态化深入挂包村、相对困难户、民营企业、在建项目等,主动下沉一线办实事、解难题,今年以来帮助解决民生难事1360余件。
实干笃行,奋楫争先。近年来,泰宁县始终聚焦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计划”,进一步提升村干部强村治村能力。通过持续深化“跨村联建”党建模式,因地制宜实行了党建联盟、多村捆绑、村企共建等联建机制,抱团发展文旅康养、笋竹加工、渔业养殖等产业,推动各村村财年均增长20%以上,谱写泰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