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北大路径”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 2024年05月03日 06:22:03
新华每日电讯 | 2024年05月03日 06:22:03
原标题:探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北大路径”
正在加载

五四青年节将至,未名湖畔,书声琅琅,五四运动场上身影跃动,挥洒着汗水跑进金色暖阳,校园处处焕发着青春活力。126岁的北大,沐浴着明媚春光,生机勃发。

2014年,也是在草木生发的时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大与师生座谈,殷殷嘱托言犹在耳。“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10年来,北大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构筑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深耕基础研究激发创新潜力,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

赓续红色血脉 培育时代新人

成立于维新运动之时,承载教育图强之责。赓续红色血脉,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扛起民族复兴的大业,是北大办学的重中之重、立身之本。

2018年5月2日,在五四青年节和北大建校12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大学对青年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从1992年率先成立全国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到2018年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从开设“大钊班”,到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马克思主义已融入北大的血脉,也成为育人的根本遵循。

从校党委书记、校长连续6年上三尺台讲授“开学第一课”思政教育项目,到毕业离校“大思政课”,北大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引导北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近年来,北大着力打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多门思政“金课”,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及19门“四史”课程,集结各领域的知名教授和顶尖科学家来到思政课堂,为学生释疑解惑,分享交流,深受学生欢迎。

思政课程也在田间地头落地开花。“北大思政课是一门‘沾满泥土气息’的课程,教会我‘扎根群众,读懂中国’。”北大中文系2022级硕士生周思睿说。2019年,北大在全国率先实施实践育人的综合改革,开设“思想政治实践”必修课。截至目前,该校已在全国建设了420余个主题鲜明的思政实践课教育基地,共计1.5万名北大师生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中读懂中国、坚定“四个自信。”

“未来学校仍要发挥学科综合优势,完善思政课程体系,发掘各学科、各院系的育人资源,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说。

将五四精神注入时代内涵,引导学生以理想信念铸魂、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北大正谱写“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时代新篇。

从女航天员王亚平、乒乓球奥运冠军丁宁,到“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宗立冬,北大学子用所知所学,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大地上,“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自2010年启动定向选调生招录以来,截至目前已有4200余名北大毕业生走上选调之路,足迹遍及31个省区市。

探溯中华根脉 勇担文化使命

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基,中国的学术才会茁壮勃发、底蕴丰厚,办学之路才能行稳致远。多年来,为满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需要,北大探源中华文明,传承文化根脉,立足中国特色,致力于传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成为人文社科的学术高地。

未名湖畔,北大老中青三代学人默默深耕《儒藏》文化工程。历时近廿载,《儒藏》“精华编”最终圆满收官,“全本”编纂顺利启动。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最具系统性与典范性的基础文化建设工程之一。

走出书斋,也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北大以“考”当家,溯中华文化之根。从河南,陕西,到新疆……北大考古工作者深度参与“考古中国·夏文化研究”、三星堆遗址发掘等世纪工程,躬身于田野遗址,探寻文明源头。2021年,三星堆考古发现震惊天下,一众北大学者和学生参与其中,为考古发掘与研究贡献力量。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面对越来越多文物遗存,北大以“证”当道,探中华文明之源。从建设中华文明国家文物基因库,到搭建古陶瓷便携式XRF釉层元素大数据库,北大用科技考古助力中华文明探源。考古文博学院科技考古实验室脱颖而出,一跃成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薪火相传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传统,是北大学术的亮点。

2015年3月,由北京大学牵头启动的《马藏》文化工程,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文本研究和思想阐释新的学术范式。启动建设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举办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编译《马克思主义历史考证大辞典》……北大扛起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旗帜,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深入研究。

身处中华民族发展最好的时代,解答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代课题,北大挺膺担当。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领衔创办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深挖新中国70多年经济发展的理论富矿,推动经济学理论自主创新,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影响深远。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近年来,北大相继建设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人文学部跨学科研究平台等多个研究载体及平台,搭建全方位的新型智库体系,聚焦中国实际问题,以“北大方案”为中国式现代化助力。

面向国家需求 助力科技强国

微型化光子显微镜、世界最薄高能效光学晶体、超大规模集成的光量子芯片、莫尔纳米激光器……连日来,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大重大科技成果频现,成为论坛上一抹亮丽色彩,也展现着科技助力国家的“硬核”实力。

多年来,北大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国之重器”上主动布局,攻坚克难,有力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为实现更多“从0到1”的重大原创性科研突破,北大前瞻布局“新工科”,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培养汇聚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从邓宏魁教授团队创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新一代底层技术,到彭练矛教授团队将碳管芯片技术水平推至5纳米,创造未来芯片的北大方案;从颜学庆教授团队建成世界上首台1%能散激光质子加速器装置,到程和平教授团队领衔建设怀柔科学城“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

十年来,北大勇担科技兴国使命,始终站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前沿,一批青年学者与科学家瞄准国家需求,在育人的同时,也潜心研究,奋战在国家各领域科技创新前沿。作为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大时在座谈会上发言的青年教师代表,化学学院陈鹏教授始终不忘嘱托,扎根中国大地做科研,十年如一日,推动了免疫治疗的基础研究和疗法创新。

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国家所需就是北大人前进的方向。十年来,北大科技成果转化合作遍布京津冀、中原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地。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国家的发展中成长起来。为了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北大把学科建设作为第一支点,截至目前已建成19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新入选41个一流学科,32个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及以上,稳居“双一流”高校首位。

从加入“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到积极筹建和参与国际大学联盟,放眼世界的北大正坚定走中国特色教育开放之路,汲取全球经验,吸纳国际高端人才,搭建国际化平台,打造全球学术命运共同体。

鉴往知来,风帆再扬。亲历了近代以来的沉沦与屈辱,也深度参与了民族的奋起与复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北大,这所将报国之志融入血脉的高校,正和国家一起站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步伐,朝着梦想,奋勇前行。  (本报记者魏梦佳  参与采写:李慧宁)

编辑:陈平丽 责任编辑:刘亮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望海热线
xinwenxiansuo@staff.cntv.cn
最新推荐
精彩图集
正在阅读:探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北大路径”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