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以“新闻漫画+文字品读”的形式,带您从不同维度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开放包容是人类繁荣进步的基本条件。
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和经济全球化发展,在历史潮流的大趋势下,亚太经合组织呼之而出。自诞生以来,亚太经合组织便是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先驱,为各国人民携手合作应对挑战树立了典范。
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带。今天的亚太,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同时也面临方方面面的挑战。
环顾全球,地缘政治紧张与经济格局演变叠加,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纵容地区冲突、阻碍发展合作的行为屡见不鲜,不少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较大困难,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课题,关键是找对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大背景下,坚持包容,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谋求和谐共处、促进合作共赢就显得尤为重要。
5年前,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主旨演讲中指出:“一副药方不可能包治百病,一种模式也不可能解决所有国家的问题。生搬硬套或强加于人都会引起水土不服。”他以药为喻,强调在国家发展治理中,要尊重不同文明、制度、道路的多样性。
正视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副药方必然不能包治百病,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做到药到病除。这个普世道理同样适用于处理地区和国家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棘手问题。
地球上有200多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80多亿人口,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历史环境和现实情况,相互间存在着天然的地域文化差异。
习近平主席曾在多个场合强调,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最有发言权。这突出了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发展思路。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大胆试、大胆闯,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证明了世界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经验。
2020年,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提出携手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开放包容”。他强调,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化解分歧,是亚太经济发展繁荣的根本。
尊重意味着理解、包容、接纳、欣赏,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而不是以霸权主义思维单向展示和输出。
一个国家要解决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必然要从实际出发,“对症下药”。毫无疑问,没有一种万能药,能保证所有的疑难杂症药到病除。同样,也没有一种万能的制度和道路,适合所有国家。
“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
站在世界舞台,习近平主席多次表明立场。中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秉持和而不同的理念,向世界敞开胸怀、增信释疑,促进共同发展,变赢者通吃为各方共赢。
在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当下,一副“药方”必然不能包治百病,各国只有正视差异,超越分歧,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才能携手应对共同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创造下一个“亚太奇迹”!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孙晓媛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李丹 梁雅琴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