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文章,风格鲜明、思想深邃、内涵深刻,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这些重要讲话和文章中充满魅力的语言,是习近平总书记执政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人格魅力的生动体现。央视网《天天学习》栏目推出“习语品读”系列,带您一同感悟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魅力。
【品读】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习近平主席以“太平洋之水”为喻,用中国经典讲述中国主张,以中国智慧诠释发展道路。从对“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深刻理解,到“太平之洋、友谊之洋、合作之洋”的形象比喻,习主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和博大的胸怀气度,蕴含着真理力量、思想力量、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
鉴往事,知来者。时隔八年,在“世界向何处去?亚太怎么办?”的关键时刻,习近平主席又提出了“和平发展之路、开放包容之路、和衷共济之路”,三条路径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而且直面现实问题、破解现实难题,既回应时代之问又引领深化实践,像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亚太发展之路。
【综论】
2022年11月17日,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在泰国曼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发表题为《坚守初心 共促发展 开启亚太合作新篇章》书面演讲。
站在国际局势深刻演变的历史关口,面对世界何去何从的时代命题,习近平主席指出,过去几十年,亚太经济合作为地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有效提升了人民福祉。经验弥足珍贵,初心需要坚守。我们要走和平发展之路、开放包容之路、和衷共济之路。
…………
时间拉回到2014年秋冬之交。
举酒属客,诵山水之诗,歌鸿雁之章。
在北京举行的APEC欢迎宴会致辞中,习近平主席以水为喻,勾画出亚太长远发展愿景。
习近平主席指出,亚太经合组织以太平洋之水结缘,我们有责任使太平洋成为太平之洋,友谊之洋,合作之洋,见证亚太地区和平、发展、繁荣、进步。
站立时代潮头,心系人类未来。寥寥几字,言有尽而意无穷。
放眼望去,世界经济正如我们身边的太平洋,汇聚千流、连通四海,浩瀚宽广、波涛澎湃。
亚太地区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是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带。亚太经合组织成立30多年来,一望无际、烟波浩渺的太平洋见证了各成员同舟共济、携手共创的“亚太奇迹”。
这背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太平之洋”正是亚太各成员共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友谊之洋”是亚太各成员和谐共赢的稳定剂和助推器;“合作之洋”是亚太各成员繁荣发展的途径和抓手。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延宕,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衰退风险上升,对亚太和平与发展构成严重挑战。时隔8年,当世界又一次站在十字路口,习近平主席再次给出中国答案。
阵营对抗解决不了问题,偏见只会带来灾难,我们要走和平发展之路;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们要走开放包容之路;当前,亚太经济进入疫后复苏的关键阶段,各经济体普遍面临供应链紊乱、粮食能源紧张、通胀压力加大等困难,我们要加强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走和衷共济之路。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太平之洋、友谊之洋、合作之洋”到“和平发展之路、开放包容之路、和衷共济之路”,中国始终推动构建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不断深化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
今年是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31周年。31年,是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31年,也是亚太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31年。在这31年中,中国始终是亚太开放合作的推动者和践行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阔步行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中国必将为整个亚太地区及全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前行力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扫二维码 访问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