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6月11日播出):为解决地震灾区群众的吃饭问题,国家动用了首批中央储备粮--7.68亿斤下发灾区,这是我国救灾史上中央储备粮调运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一次。
地震发生后的一周,绵竹市九龙镇新龙村李开玉一家就重新开伙了。李开玉说地震时,他们啥都没来得及带就跑出来了,现在全家人能保证一日三餐,多亏了中央的一项政策。
四川绵竹市九龙镇新龙村李开玉:一天一斤粮食,也就是八两米和二两烩面。简直是对我们的关心太大了。解决了燃眉之急嘛。
李开玉不知道,像这样的救灾粮,国家每天要向灾区提供1000多万斤,确保三个月内每人每天1斤粮,而且供应品种按照各地的饮食习惯有所侧重。
跟随这辆原粮专运车,半小时后记者来到了一个粮食加工点。原粮在这里加工成大米后,被送往各粮食发放点。能自己开伙的家庭,政府按人头发放到户,而住在集中安置点无法自己做饭的受灾群众,粮食由安置点统一领取。
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副司长周冠华:这次动用中央储备粮我们是按照就地就近,高效快捷,保障有力和确保供应的要求,及时组织粮食出库、调运、加工和发放。这些过程都是在最短时间完成的。
政府在发放救灾粮的同时,还出台优惠措施收购受灾群众刚刚收获的夏粮。
四川绵竹市九龙镇新龙村李开玉:他收的湿的,也没有放,也没有晒。
国家粮食储备库四川德阳南站粮库主任张明:原来都收干的,(现在)每斤(湿粮国家)补贴六分。把灾区的粮食及时地收上来,颗粒归仓,这样减少老百姓的损失。
每斤湿粮政府补贴6分钱,意味着中央财政要为灾区粮农补贴1.2亿元。截至6月10日,国家免费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的救灾粮已达1.96亿斤,同时,以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小麦最低收购价从灾区收购小麦2.4亿多斤。
责编:王壹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