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CCTV-新闻“香港回归十周年”特别报道集锦
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6月26日播出):这里是香港机场,每天都会有数以万计南下和北上的人流在这里交错而过。 “到香港来上市,到内地去赚钱”,每天都会有无数创富故事在香港与内地之间上演。
今天(6月26日),距离深圳金蝶国际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两周年纪念日还差20多天,距离世界软件行业的领导者——IBM和雷曼兄弟公司联合宣布参股金蝶,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也只有20多天。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主席 首席架构师 徐少春:十年前金蝶是一只蝶蛹,通过在香港这个资本市场锤炼,现在已经破蛹化蝶。
从一家“一个人的软件公司”到现在拥有全球39个分支机构、40万客户、1000多家合作伙伴的管理软件业的亚太区旗舰,应该说,金蝶速度惊人的美丽“蝶变”,还是从南下香港开始的。
1997年,业务得到快速扩张的金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资金困境,“民营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标签也使金蝶多次融资失败,等米下锅的滋味,让掌门人徐少春将目光转向国际金融中心——香港。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主席 首席架构师 徐少春:我们当时到香港上市就是奔着香港创业板第一家去的。
2001年,金蝶成功登陆香港创业板,发售当日即获得了10多倍的超额认购;国际资本的注入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提升,使金蝶羽翼渐丰,2005年,金蝶飞到香港主板上市。资本、技术和人才的聚集使这个软件企业真正具备了国际化的“硬实力”。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主席 首席架构师 徐少春:事实证明这十多年,我们的选择没有错。
深圳金蝶南下香港的选择没有错,香港保昌北上内地的选择同样没有错。
香港保昌控股行政主席 刘少荣:对香港的企业家来说,中国市场是最好的市场。
深感香港发展局限的老牌物流企业保昌,早就动起了北上内地的念头。但由于当时政策不允许外资涉足物流业,保昌只能从代办处干起;随着国家对港资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CEPA的签定,保昌物流在内地经历了从代办处到合资公司再到独资公司的蜕变,同样是短短十年,保昌已经在内地10个城市建立自己的物流企业,仅去年一年,保昌在内地的营业额就达到了5亿多港元。按照刘先生的盘算,未来5年,内地业务将超过香港,成为保昌最大的赢利来源。
香港保昌控股行政主席 刘少荣:国家对香港的物流业推广了很多发展的政策,就像将新的大门一扇一扇打开,让我们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一扇又一扇新的大门”的打开,无疑使经营者们南下和北上的路途变得更加平坦。这里是港交所的交易大厅,在翻滚的大屏幕上,我们可以发现370多家内地企业的身影,它们的市值已经占据了香港总市值的半壁江山。
占据半壁江山的还有北上内地的港资。回归10年里,平均每天就有近30家企业在内地安营扎寨。香港在内地实际投资额已经占到内地吸引外资的四成还要多。
责编:严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