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新闻联播):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进一步明确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本台从今天开始推出系列报道[发展现代农业 建设新农村]。今天播出第一集《黑龙江垦区八五七农场:“标准”敲开增收门》。
记者: 这里是八五七农场的一家大米加工企业,在这里我们看到这家企业生产的绿色大米在出厂前都被贴上了一个质量追溯条形码,就是这个小小的条形码使八五七农场生产的绿色大米成了全国市场上的畅销货,也带来了每公斤大米增值一毛钱的效益。
富坤粮食加工经销公司经理 刘斌:消费者可以按着条形码到网上一查就可以追溯到这袋大米是哪家企业生产的,由哪个农户种植的,甚至可以找到耕种这片农田的农机具、农户,应该说这个产品让人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八五七农场的农业生产处处是标准,户户都有一本明白帐。第三管理区种植户杨宝才听说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查到他种植水稻的全过程,心里非常坦然。
八五七农场第三管理区种植户 杨宝才:我们自己都记本帐,这就是我家去年水稻的生产流程,每个环节都有记录,我们都是严格按照标准执行的。
2006年杨宝才在农场支持下购进了育秧大棚、拖拉机、插秧机和收割机,因为严格执行了农场制定的绿色水稻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去年他种植的300亩水稻纯收入超过16万元。
早在两年前,八五七农场就开始围绕机械化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逐步统一了良种、耕作、施肥、植保、收获等农业技术标准,下发每户农民手中。一环扣一环的标准化作业确保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八五七农场农业生产科技部部长 王国金:标准化生产使我们尝到了农业现代化的甜头,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相当于每亩地增收70元。
目前八五七农场已有30万亩水稻取得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扶持建设了稻米加工企业21家,年加工水稻18万吨,使农场80%的水稻实现就地加工增值。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家庭农场承包经营相结合,带富了一方经济。2006年,八五七农场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9000元,比上年增长了12%。
责编:赵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