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金融机构炒高油价 首次表明联手打击决心。
美欧要惩治石油投机黑手
继美国宣布要严管原油期货市场交易后,英国首相布朗和法国总统萨科齐8日也联合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呼吁欧美联手行动,遏制油价的“危险波动”。
美欧同时呼吁严惩过度投机
各国越来越担心油价急剧上涨会令全球经济低迷状况继续恶化,纷纷筹划出台政策打击石油投机。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金斯勒7日宣布,政府将在今后两个月内召开一系列听证会,讨论是否需要以及如何对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能源市场的投机交易施加限制。按照金斯勒的设想,打击措施将针对两个方面:首先是限制金融机构买卖能源商品的数量。如果说航空公司和石油公司买卖油品是为了对冲风险,那么金融机构买卖石油就纯粹是为了投机发财。有统计显示,今年6月份主要原油产品交易的1/5是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投机者进行的。其次是要揭开石油交易的面纱,公布交易幕后主要推手的名单。
英国首相布朗和法国总统萨科齐8日在《华尔街日报》联合撰文,响应美国打击石油投机的决心,称油价充满危险的震荡不仅是挑战公认的经济准则,也会损害我们推动经济复苏的信心,世界各国和石油行业必须通力合作解决这一问题。路透社说,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预计也将采取类似美国的措施,限制石油过度投机。
大笔投机资金流入石油市场
原油价格去年升至最高点每桶145美元,使石油投机成为激辩话题。今年年初以来,虽然需求大幅滑坡、供应不断增加,但油价却依然攀升至每桶63美元左右,针对投机的批评再次兴起。不久前PVM石油联合公司伦敦交易所一名流氓交易员的行为,更暴露出石油投机的危险性。在6月30日凌晨的一个多小时内,该交易员违规操作,进行了约1600万桶原油的交易,是该时段平时交易量的数百倍,导致当天油价飞涨。但油价随后几天内下跌,给公司带来1000万美元的损失。欧佩克轮值主席国安哥拉石油部长德瓦斯康赛洛斯说,过度投机让石油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使石油市场目前处在“非常脆弱”的境地。
《华尔街日报》8日的文章称,过去几年中,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在石油等大宗商品上投入了大笔资金。国际能源署称,截至去年7月,金融投资者在此类指数上共投入了约3000亿美元,几乎是2006年1月时水平的4倍。摩根大通分析师估计,2009年上半年共有250亿美元净流入到大宗商品中,超过以往一年的流入量。
政府和华尔街的“新对决”
美国严打石油投机计划引发了不小的争议。《时代》周刊评论说,金斯勒的声明可以看成是华盛顿与金融机构关系的“转折点”。因为在过去40年里,金融监管机构的立场是“投机不存在过度问题”。《纽约时报》则认为,新措施肯定会引来大银行和华尔街的强烈反对,因为它们正是商品市场上的主要交易商。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目前只对部分农产品的交易量设有限制,对能源商品则不设限,多年来它贯彻的是“去监管化”的道路,很少干预市场运作。“干预主义”显示出了美英支持自由市场政策的重大转变,而其大背景是奥巴马政府总体上加强了政府监管功能。
一些重量级参议员则对金斯勒的声明表示欢迎,认为他“以前对金融界太客气了”。北达科他州参议员多尔根说,“只有切实的行动才能证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是在辖区管事、保护老百姓钱包的警察。”英国《卫报》负责编写每日能源市场报告的编辑斯蒂文·肖克说,“商品市场的运转靠的就是交易商对未来价格的投机和猜测,从而减少风险。”他说,把市场动荡怪罪于一批贪婪的投机者的做法有点简单。在《华尔街日报》网站上,有读者评论说,石油和汽油的价格被操纵的时间太长了,现在打击都有点太晚,但也算是亡羊补牢。还有人认为,严格的制度也未必能吓住投机者,巨大的利益会吸引他们下更大的赌注,“而且所有的制度都一样,一开始信誓旦旦,最后都成了官样文章。”▲
相关链接:
责编:唐亮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