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国际观察:俄罗斯向西方展示强硬姿态

 

CCTV.com  2008年08月27日 17:38  进入复兴论坛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莫斯科8月27日电(国际观察)俄罗斯向西方展示强硬姿态

  新华社记者赵嘉麟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6日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并表示俄方不惧怕新的“冷战”。这是本月8日格鲁吉亚南奥塞梯爆发武装冲突以来,俄罗斯展现的最强硬姿态。

  俄罗斯立场引起各方反应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26日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并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向他通报了俄承认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的决定。梅德韦杰夫当天在接受“今日俄罗斯”电视台采访时说,冷战或其他任何事情都吓不倒俄罗斯。

  俄常驻北约代表罗戈津同日表示,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是对有关俄计划吞并上述两地的国际谣言的回应,并宣布俄罗斯冻结与北约在一系列领域的合作。俄常驻联合国代表丘尔金26日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由于对南奥塞梯使用武力,格鲁吉亚破坏了所有安理会此前通过的有关决议,从而造成了一个“崭新的现实”。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6日发表声明,对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表示关切,认为俄罗斯此举可能会影响高加索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美国总统布什26日发表声明,谴责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并要求俄方“重新考虑这一不负责任的决定”。美国方面明确表示,将在联合国安理会动用否决权,以阻止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

  法国、德国、日本、西班牙、加拿大、保加利亚、波兰、捷克、乌克兰、瑞典、罗马尼亚等国也发表声明,对俄罗斯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表示“遗憾”、“关切”或“谴责”。

  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26日晚向全体人民发表电视讲话,呼吁民众保持冷静,用和平方式进行斗争。

  俄罗斯政策用意明显

  分析人士认为,近年来俄美在不少国际问题上立场相左,而两国的战略利益发生冲突是根本原因。俄罗斯在俄格关系上的最新举动实际上是在向西方展现强硬姿态。

  格鲁吉亚位于外高加索。外高加索地处欧亚大陆交界处,地缘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此外,紧邻外高加索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自上台以来一直奉行积极融入西方、加入北约的政策。这一政策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但引起了俄罗斯的强烈不满。

  在北约扩大到俄罗斯的西部边界附近,即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加入北约后,美国又把触角伸向了外高加索地区,力图在这一地区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美国支持格鲁吉亚加入北约,俄则加以阻挠。结果是,在今年4月布加勒斯特北约首脑会议上,北约暂不允许格鲁吉亚加入“成员国行动计划”,但承诺格鲁吉亚最终将加入北约。美国近年还主导修建了从巴库经第比利斯到土耳其杰伊汗港的输油管道,将本应经俄罗斯输出的里海石油绕开俄罗斯向西欧输出。

  美国和北约的举动不断触碰俄罗斯的“红线”。普京早在担任俄罗斯总统后期就曾不止一次地抨击西方的对俄政策。今年7月出台的俄罗斯《对外政策构想》更是明确指出,俄罗斯对北约东扩计划及其军事设施靠近俄方边界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因为它破坏了平等安全原则。

  本月中旬,美国与波兰在“僵持”一年多后就美在波建立反导基地问题突然达成协议。对此,俄驻北约大使罗戈津表示,美波在俄格发生冲突之际达成协议,表明该基地就是针对俄罗斯而建。

  西方国家面临抉择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克里姆林宫向西方展现强硬姿态表明,俄罗斯对美国及北约频繁的动作正在失去耐心。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德蒙布里亚尔曾撰文指出,俄罗斯正在重返国际舞台,受辱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俄罗斯将会伺机反击。

  与此前俄罗斯和西方矛盾冲突的情况相比,这次俄罗斯的行动十分果断、表态异常鲜明。但此间舆论指出,莫斯科实际上是有意将改善双方关系的“皮球”踢到西方脚下。

  梅德韦杰夫26日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采访时说,俄罗斯需要的不是“冷战”,而是与美国等西方伙伴建立真正的建设性关系,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的是务实精神和双方的意愿。他还表示,俄罗斯不愿将俄美关系复杂化,并且准备与美国人民即将选出的新领导人合作。

  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所长罗戈夫此前表示,“冷战”后美国一直在试图巩固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而俄罗斯并不想让自己的地位受到削弱,这是双方关系紧张的一个关键原因。

  分析人士认为,面对俄罗斯的立场,美国等西方国家正在面临抉择。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政策取向将对双方关系产生关键影响。欧盟已宣布将于9月1日召开首脑会议,讨论格鲁吉亚问题以及欧俄关系;美国方面明确表示,将在联合国安理会动用否决权,以阻止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形势如何发展,仍需拭目以待。

责编:韩燕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