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际新闻 > 正文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美媒体渲染中国潜艇实力 称中国年产14艘潜艇

CCTV.com  2008年03月01日 07:02  来源:中青在线  

    本报特约记者 万钧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以高隐蔽性著称的潜艇就一直是中国海军的支柱力量。特别是在过去5年间,随着数批国产及进口新型装备的入役,解放军海军的水下作战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这不仅引起了国外军界关注,各种版本的“中国潜艇威胁论”也被广为传扬。

  称我潜艇“传达进攻信号”

  近日,在一篇评析中国军事工业发展现状的文章中,美国合众国际社的军事评论员特别提到了中国潜艇实力的快速增长。他强调,美国海军已经多年不研发常规动力潜艇,中国却从俄罗斯购买了一定数量的这种潜艇并予以改良。据2006年美国国防部公布的数据,中美两国当年的潜艇建造数量为14:1。此外,美军潜艇非但在数量上不占优势,其主战装备的老化程度也比中国海军严重。

  不过这篇文章也指出,中国对于生产航程更短,只能发挥战术作用的常规潜艇不遗余力,但在生产能够携带洲际导弹的战略核潜艇方面,“建造速度和技术可靠性仍很成问题”。某些分析人士据此认为,虽然中国军事影响力的增长显而易见,然而由于武器生产能力上的限制,要实现其雄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比之下,《纽约时报》2月25日的相关报道就显得直截了当。该报称,中国目前拥有的高性能潜艇数量已超过俄罗斯,新艇的建造速度也“令人惊叹”,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均对此深感不安。为了论证这一观点,该文又专门回顾了所谓2006年底中国海军一艘“宋”级潜艇接近“小鹰”号航母的前后经过,并称其为“明确的进攻性信号”。

  此外,对于中国潜艇部队在未来战争中可能扮演的角色,《纽约时报》也做了一番大胆的猜测,并毫无避讳地指出,“一旦台湾正式走向独立,中国海军将把包括最新型的‘商’级核潜艇在内的庞大水下兵力悉数投入台海前线,以延迟乃至阻止美方航母编队的介入。”该报还认为,由于自冷战结束后对反潜作战的关注相对不足,美军在与中国潜艇的对抗中可能付出更大的代价。

  美“水下狼群”积极待命

  似乎是为了同媒体相配合,美国海军的“水下狼群”近来也动作频频。据韩国《朝鲜日报》2月26日报道,为参加美韩“老鹰演习”和联合战时增援演习远道而来的美军“俄亥俄”号核潜艇,于当天在釜山龙湖洞海军作战司令部码头首次对外公开。考虑到该艇的停泊地点与去年11月现身的“海狼”级潜艇完全相同(本报2007年12月1日曾有相关报道),美军此举明显包含炫耀实力的意图。

  据了解,“俄亥俄”号潜艇体型庞大,排水量达1.87万吨,但由于静音良好,其作为隐蔽火力平台的生存能力依然十分出色。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实践“由海向陆”战略的产物,25岁高龄的该艇经过全面改装,已在2005年“脱胎换骨”,不仅可在15分钟内连续发射154枚“战斧”巡航导弹突袭陆地与海上目标,必要时还可搭载“海豹”特种兵小队实施秘密渗透。

  明眼人都能看出,“俄亥俄”号在东亚地区的出现,名义上是为了防备朝鲜可能的军事异动,暗中更有“看守”台海的企图。另据美国《海事链接网》2月22日报道,美国海军于此前一天从纽波特纽斯船厂接收了最新的攻击型核潜艇“北卡罗来纳”号。作为“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4号舰,“北卡罗来纳”号在大陆架浅水区域的作战能力同样突出。该艇在今年5月正式服役后,势必和先期部署就位的“俄亥俄”号一道,为美国海军维持其潜艇部队的技术优势增添新的筹码。青年参考

  相关链接:

责编:赵德礼

1/1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请您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