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斗一号导航系统手持用户机
据新华社2月21日电,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宣布,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核心芯片“领航一号”已于日前在上海研制成功。作为由中国独立建造的卫星定位系统,“北斗”计划一直受到国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国产导航芯片的诞生,更被视为其相关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
国产导航芯片成“北斗”核心
“领航一号”是我国自主开发的完全国产化的首个卫星导航基带处理芯片,并将替代“北斗”系统内的国外芯片。“领航一号”由上海复控华龙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负责研发。这种芯片不仅完全实现了国产化,而且性能和造价明显优于国外产品。复控华龙公司市场总监杨泓表示,“北斗”导航系统原来模块的造价要两万元,现在则可以降到1000元以内。“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卫星定位系统,与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盟“伽利略”,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它的研制成功,打破了国外卫星定位系统的垄断局面。
第二代“北斗”叫板美国GPS
卫星定位技术的实用化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GPS引领了卫星导航时代的潮流。特别是在近20年来,卫星定位不仅成为美军在多次局部战争中赢得先机的“法宝”,在民用市场上也收获了可观利润。而于1994年立项的“北斗”计划,是中国在21世纪初最重要的航天工程之一。
英国《今日中国防务》、美国《全球安全》等军事媒体指出,中国的“北斗”基于“东方红-3”型平台设计,太阳能帆板宽18.1米,总重量约2200公斤。从2000年10月到2007年2月,已先后有4颗同型号卫星成功发射至东经58度至140度的地球同步轨道上。但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第一代“北斗”系统在覆盖范围与可靠性方面仍有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