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日间是否能够形成真正的战略互惠?中日战略关系的互惠点究竟在哪?这些问题备受关注。在福田首相即将访华之际,我们邀请多名中日学者、政治家对未来如何构建战略互惠关系发表了看法。
亚洲地区产生规则的机制不一定要依赖美国,中日两国应当自己创造解决冲突的规则
房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副所长、研究员):时代在变迁。中日只有走向团结、联合,亚洲才能实现繁荣,这是个核心问题。从长远看日本发展对中国有利。我们希望日本出现一个伟大的思想:“脱美返亚”。日美两国都非常清楚,“日美同盟”是有底线的。没有人反对日本成为“正常国家”,是日本有些人自己心理不太正常。
王宝付(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研究员):日本的心态很复杂,对中美两国极其关注并且非常敏感。日本要成为真正的“正常国家”,必须打破过去的思维模式。中美关系非常重要自不待言,但是,中日关系对地区局势稳定至关重要,目前应当是亚洲区域合作的最佳时期。
高全喜(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大家都说今天中日已经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可是,两国在政治、经济上仍有不同。长期看,日本在中国走向大国的过程中没有什么负面影响。当今世界,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标志是制定“游戏规则”,而不是掠夺。亚洲地区产生规则的机制不一定要依赖美国,中日两国应当自己创造解决冲突的规则。
王屏(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研究员、东亚和平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秘书长):中日关系的发展是情感与理性相交织的艺术创作过程,它有时需要“写实”,有时需要“抽象”。战略思维无疑是正确的选择。“战略互惠”不是战略溃退,更不是战略围堵,而是战略迂回。在迂回中博弈,在博弈中获利。战略上的长期合作不排除战术上的局部冲突,中日安全合作亦如此。在能合作之处合作,不能“共同开发”时不要急于求成。 (下一页)
途经印度洋、南中国海的中东石油海上战略通道的畅通和安全问题就是中日两国共同利益的交汇点
北冈伸一(东京大学法学部教授、日本前驻联合国副代表):日中之间仍然存在着不信任感,有必要将其排除并建立起一种信赖关系。我想,两国之间是否存在着在东北亚以外地区进行合作乃至共同行动的可能性。比如,日中能否共同商讨在东南亚海域的防海盗对策,进而共同保卫自海湾地区的石油运输线。目前,日本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保持着低调,未来有必要提高其积极性。我认为应该考虑日中共同参加维和行动。
李杰(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战略研究室研究员):中日两国在维护亚太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构建地区公正、合理、平等的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地区的政治多极化和经济一体化方面有着共同的需要;在反海盗、反毒品走私、海洋环保、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等国际性问题上也有着共同利益。比如,日本油气资源的90%以上需要进口,因此,对于途经印度洋、南中国海的中东石油海上战略通道的畅通和安全问题始终高度关注。这就是两国共同利益的交汇点。
王屏:海洋安全战略与能源安全战略已成为中日两国国家综合安全战略当中的紧急课题,在该领域的合作将成为两国战略关系中新的互惠点。但现实中,中国人的海洋意识较差,中国保卫“蓝色国土”的能力堪忧。中国还没有保护海上“千里运输线”的航母,日本也不过是有个准航母。中日两国应当认真思考如何在10+3的框架中共同维护从中东到亚洲的石油运输通道的安全问题。“韬光养晦”并非不思进取,“搁置争议”也不意味着立即进行共同开发。
岩国哲人(日本民主党国际局局长、众议院议员):以气候变暖为标志的环境问题已成为跨国界的最重要课题,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环境问题的重要性,这表达了中国致力于解决环境问题的强烈愿望以及对解决世界性课题的责任感。GDP处于世界前10名的两个亚洲大国日本和中国应该在环境领域引领世界潮流,我强烈地期待着这次中日两国领导人的会谈能成为“拯救地球的首脑会谈”。
自古以来,日中两国就有尊重自然、珍惜自然并与自然共生的思想。因此,两国结为伙伴非常合适。可以说,中国的合作是对福田首相的最强有力的支持。我一贯主张日本应发挥“地球医生”的作用,在地球需要医生治疗的今天,日中两国携手共同探讨环境对策是当务之急的课题,也是世界的期盼。
相关新闻: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