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日报讯 油价和粮食价格高涨引发了通货膨胀在世界各国蔓延。
美国劳工部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份CPI上升0.8%,远超10月份的0.3%,为2005年9月以来的最高涨幅。
而欧盟统计局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11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升3.1%,创下了自1997年1月该数据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不仅如此,新兴市场国家也不约而同地警示了通胀的到来。11月份,越南通胀指数高达10.0%,印度尼西亚为6.71%,巴西的 IPCA通胀同比指数在11月达到4.19%,11月俄罗斯的通胀水平预计将达11.1%。
油粮推升全球通胀
对于目前全球通胀形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国际油价上涨是此番全球性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
今年11月,国际原油价格突破了100美元的关口。虽然目前WTI、布伦特和迪拜的原油价格已经回到了80~90美元左右,但对建立在石油消费基础上的欧美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
而且,今年以来几乎所有农作物都达到价格顶峰。《经济学人》的粮食价格指数显示,现在的粮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是这个指数产生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仅仅2005年以来,粮食价格上涨了75%。
事实上,粮食价格的上升同能源价格也有很大关系。国际能源价格的上升使得农民放弃种植粮食转而进军生物燃料市场,同时美国推动的生物乙醇计划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装满一辆SUV车油箱所用乙醇需要消耗的玉米量,足够供一人吃一年。
这些价格上涨迅速传导到消费品上来。美国的消费者物价报告显示,11月份能源价格较10月份上升5.7%。汽油价格大涨9.3%,电力价格上涨0.6%。
而占CPI约1/5的粮食价格上涨0.3%,连续第二个月保持这样的幅度。稻米的价格达到20年来的最高水平。具体原因有稻米出口国的歉收而导致的供应紧张,同时稻米消费国需求不断加大。
而欧盟统计局在声明中表示,运输燃料、取暖油以及牛奶、奶酪和鸡蛋对总体CPI的升幅贡献最大。其中,食品价格涨幅从3.8%升至4.3%。
更多国际新闻: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