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恐神经持续紧绷 恐怖噩梦死缠美国五年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9月13日 08:46 来源:
9日,两名美国人在一面浮雕上拓下在“9·11”事件中牺牲的消防队员名字。
环球时报消息:转眼之间,撼动世界的“9·11”恐怖袭击已经过去了5个年头。至今想起那个晴朗的早晨,全美国都感受到的慌乱和震惊还历历在目。5年过去了,再回到纽约世贸中心遗址,新建的地铁站周围大多是好奇的游客;五角大楼被撞的一面墙在重新修过之后已经看不到任何被攻击过的痕迹。然而,“9·11”给美国社会乃至整个世界带来的深刻影响却是难以掩饰的。
记者再访世贸遗址
在“9·11”五周年纪念日来临之前,《环球时报》记者再次来到世贸遗址。5年来,记者曾多次走过这里。作为“9·11”事件的亲历者,记者体会到,这5年来,美国老百姓最大的愿望就是,尽早走出5年前那场灾难所带来的痛苦。
遗址大坑表面上还看不出与去年有什么两样。但旁边世界金融中心的大楼上,悬挂着一面足有七层楼高的美国国旗,这是为纪念活动而准备的。10日,美国总统布什将在这里参加敬献花圈仪式。大坑北边一栋52层的银白色玻璃大楼拔地而起。这是在原世贸中心的遗址上重建的第一栋建筑,已经有公司搬入办公。在遗址的西北角,新世贸中心最主要的大楼——自由之塔今年3月开始兴建。遗址中心处,“9·11”纪念公园也已动工。临近五周年纪念日,来这里的游客比平时多了不少,每个人脸上的表情都很凝重。
记者走进了遗址南边几天前才新建的一个导游中心。这儿不仅给游客提供世贸遗址导游服务,还陈列了许多“9·11”的纪念物品。有“9·11”遇难者的照片、寻人启事和当年从废墟中找到的鞋子、衣物、信用卡和办公用具;有消防队员抢救遇难者的工具,牺牲的消防队员服装,有悼念遇难者的各种纪念品,还有当时求救的电话录音,这些物品真实地重现了当时的场景。纽约州长帕塔在这个中心的剪彩仪式上说,“悼念这一字眼依然重要。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种恐怖,不会忘记我们的损失”。导游中心旁是离世贸中心最近、当年最早出动救火车的消防站。它的一面墙上是画面为“9·11”事件场景的浮雕,上面写着:“决不忘记”。
“9·11”五周年前后,除了在世贸中心遗址举行的官方正式纪念仪式外,许多民间团体也自发举行许多纪念活动。世贸遗址旁边的圣保罗教堂,当年是悼念纪念物最集中的地点,这两天在教堂内也办起了展览,摆出了许多当年“9·11”后的悼念纪念物。一个非营利机构正录制“9·11”的口述历史,准备为每一个遇难者录制一个个人故事,并采访当时的幸存者和救护人员,把“9·11”的历史完整生动地记录下来。
记者了解到,在9月11日当天,纽约百老汇的演出活动会照常进行,拳击比赛和橄榄球比赛也不会中断,5年前取消的纽约时装周也将恢复。这样的安排表明,美国人希望,在纪念“9·11”五周年的同时,也能走出“9·11”的阴影。
美国更安全了还是更危险了
5年来,美国人一直在反思,而近段时间,有关“9·11”的各种讨论明显多了起来。不仅智库、媒体以及高等学府参与了讨论,就连教堂、社区、民间团体都有各种各样的会议。它们的主题大致是:“9·11”后发生了什么?5年以后我们处在何种境地?如何使我们更安全?这些问题已经无数次被提起,可直到今天仍然没有一致的答案。5年的时间,没有把美国人带出迷惘。
布什总统这几天连续就反恐发表讲话,强调美国的反恐战争取得了很大胜利,“9·11”以后美国更加安全了。不过,许多美国人却不这么看。他们虽然还支持反恐战争,但并不认为美国更安全了。哥伦比亚大学最近在纽约做了一个民意调查,结果61%的被调查者很担心会再次发生重大灾难;56%的被调查者对政府保护公共交通免遭恐怖袭击的能力没有太多信心或完全没有信心。美联社和艾普索斯公司的调查也显示,全国有1/3的人担心“9·11”事件会重演,在纽约和华盛顿,更有一半以上的人有这样的担心。
“9·11”的许多后遗症,至今仍困扰着许多美国人。纽约西奈山医院9月5日公布了该医院对在“9·11”废墟工作过的9500人的体检报告,发现70%的人患有某种程度的肺部疾病。而这些人中,许多人因没有保险和合法证件,得不到及时治疗。有的遇难家属和幸存者经历了精神上的巨大刺激,心理上仍有巨大创伤,无法正常生活。有的遇难者家属因没有合法身份,尽管得到数量不小的赔偿,在国会关于移民法案争论很大的情况下,还是人心惶惶,并不安宁。这些后遗症不是很快能够消失的。5年来虽然还没有发生过新的恐怖袭击行动,但是最近破获的恐怖案件却显示,有一些恐怖分子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如今年破获的阴谋爆炸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和迈阿密联邦办公大楼的嫌犯都是美国公民。在纽约州卡万那市逮捕的6名恐怖分子,也是美国公民。
美国人已习惯了用自由换安全
美国到处仍笼罩在“9·11”的阴影之下,一直紧绷着反恐的神经,普通美国人如今已习惯了用自由换取安全。美国国内机场安检严格而且繁琐,但是排着长队的旅客们已经很少像5年前那样抱怨,而是训练有素地脱掉外衣、鞋子,男士解下腰带,女士摘下首饰。有的机场设有喷气式的安检机器,会突然向人的脸上和全身喷气收集气体样本。尽管不很舒服,但旅客们都会默默地承受。人们习惯了因为各种原因而突然发生的疏散。8月16日,一架从伦敦飞往华盛顿的班机因为一位旅客反应异常在波士顿迫降;17日,西弗吉尼亚州的一个机场因为一位巴基斯坦裔女性带了两瓶液体登机而紧急疏散;18日,在新泽西州一个城市的街心花园发现可疑包裹,被暂时关在办公楼里的人们只是偶尔好奇地望一望穿得像宇航员一样的爆破特警,就像听到发生了交通事故一样平常。
也有人对此不太适应。一位从事国际贸易几十年的美国人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走遍中东和非洲,他在今年8月初到中国去了一趟之后回来感慨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对于美国人来说,中国恐怕是现在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之一。美国人可以自由地走在街上,不必担心绑架和恐怖袭击。”他说,自己在近年内已没有再去中东和非洲的计划了。
如今,美国必须面对本·拉登仍然逍遥法外,而美军在反恐战争中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在世贸中心死亡人数的事实。美国总统布什想要告诉人们美国是安全的,但同时许多关键政府部门却搬离华盛顿的“高危地带”,有关美国港口,边境或是敏感设施难防意外袭击的报道频繁出现。恐怖主义还在像癌细胞一样在世界范围内四处扩散。5年之后美国仿佛仍然在黑暗中追踪恐怖主义的阴影,而5年之前的那个晴朗而无牵无挂的早晨在多年之内是无法重现了。
“9·11”到底改变了什么
“反恐战争和恐怖袭击造成6.2万人丧生,450万人沦为难民,美国为此的花费比全世界所有贫穷国家的外债总和还要多!”英国《独立报》在9月10日文章中的这个统计或许能直观地说明“9·11”事件给世界究竟带来了什么。美国《纽约客》杂志专栏作家约翰·海勒曼在文章中写道:“距离那场不速的灾难已经整整5年了。从世贸双子塔轰然倒塌的那一刻起,‘9·11’已经被看作是一个分水岭、一个转折点、一段重大而不可挽回的历史。伴随着那些仍然萦绕于废墟上空的刺鼻的浓烟,一种‘咒语’不断地被重复,那就是‘9·11’改变了一切。我们意识到,巨大的改变确实伴随着‘9·11’的发生而一同到来——政治的、文化的、社会的,理性的、情感的及心理的——不仅仅是纽约,而且是整个美国以及全世界。可问题是,这些改变到底是什么?”
这依然是一个难以找到答案的老问题,不过,约翰·海勒曼找到了一个新的角度:那就是设想一下如果没有“9·11”,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它可以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克里将成为美国总统,美国人可以放心地周游世界,移民美国可能也更加容易,萨达姆仍然大权在握,巴勒斯坦可能会建立国家,法国也不会这么反美……但历史没有假设,“9·11”事件真真切切地发生了。一夜之间,强大的美国竟然变得如此脆弱!
“9·11”之前,世界对美国来说充满着希望。冷战已经结束,俄罗斯正在加快与西方靠拢的脚步,美国的实力无可匹敌。世界各国的政治家们讨论的是全球气候变暖、社会福利改革等话题,美国满怀信心试图按照自己的方式塑造世界。
可5年后的今天,美国不得不全力对付一个可怕的敌人:恐怖主义。为了反恐,美国军事安全战略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美国接连打了两场反恐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至今仍被层出不穷的游击战所拖累,迟迟不能体面地抽身而出。8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记者会上承认,伊拉克已经成为“美国全民的精神负担”。美国在伊拉克的窘境好像布什本人5年的变化:苍老,忧虑,疲惫。
“9·11”给美国政治带来了巨大的分裂,围绕着“如何反恐”、“是否应该出兵伊拉克”等问题而展开的讨论经久不息。在如何赢得反恐战争的问题上,军方和新保守派人士倾向于充分利用美国的军事实力,把恐怖分子“斩尽杀绝”。而自由派人士则主张美国更多理解恐怖组织形成的原因,争取阿拉伯国家的支持,而不是与国际社会渐行渐远。普通的美国人就在这样的争吵中度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最新的一期封面是原世贸中心的双子大楼,在夕阳之下,它们巍然耸立,通体红透,宛如擎天巨柱。上面印着的封面文章的标题是“我们学到了什么?”文章写道:“我们悼念了,我们团结了,我们适应了。但‘9·11’事件5年之后,我们又一次分裂了。”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9·11”对世界的改变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美国学者威廉姆·多布森在《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文章说:“2001年9月1日,《华盛顿邮报》的头条是‘以色列的坦克包围了西岸城市’,而《纽约时报》的头版可能是‘科学家们要求提供更多的干细胞’,翻一下报纸,你可能会发现有一小条新闻是‘伊朗:否认拥有核武器’。这些头条和现在的报纸头条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看起来‘9·11’之前的当务之急与如今并没有很大的差异。”(何洪泽 隗 静)
责编:常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