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影响2006-CCTV年度新闻记忆》新闻图片展播(八)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12月09日 15:14 来源:CCTV.com
专题:《影响2006》CCTV年度新闻记忆

    1、2006年5月8号,69岁的日本僧人岩田隆造来到日伪统治时期辽源煤矿死难矿工墓179具白骨前跪拜诵经、祈祷忏悔。这座墓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矿工墓,过去被称为“万人坑”,是日伪统治时期西安煤矿东城采炭所方家柜埋葬死难矿工的墓地,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见证地。

    《日本僧人忏悔》

    作者:张秋磊

    发表刊物:东亚经贸新闻报

    拍摄时间:2006年5月8日

    评委点评:(于文国)

    记忆历史,反思侵略,日本僧人的谢罪与忏悔有着特殊的新闻价值。这幅新闻照片的成功之处在于构图和视角的平和、朴素和凝练。画面上没有任何多余信息,准确的视觉形式成功的包装了内容。

    2、2006年3月24号,上海三官堂禽类交易市场内一鸡贩在鸡笼旁边睡觉。在此前一天,上海市卫生部门宣布,上海发现一例疑似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禽流感影响下的上海鸡市》

    作者:赵昀

    发表刊物:东方早报

    拍摄日期:2006年3月24日

    评委点评:(陈凯星)

    活鸡现杀现卖。这在不久前还是一种司空见惯的市井生活,但现在至少在北京等城市已走入历史,照片也成了真正的历史照片。告别一种“提篮小卖”的卖货方式也许不算什么,但我们能忍受再没鸽翼滑过的寂寞蓝天吗?这也许能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我们的发展,如何才能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3、2006年初,中国北方的辽河入海处,那万顷苇田依然是收获的季节。每年进入11月中下旬,冬季来临之际,有成千上万的民工从全国四面八方汇集到辽河三角洲大苇塘,用最原始的方式,挥舞着镰刀收割芦苇。

    割苇人下塘时,一般都是搭伴结伙,有四人一组的、也有六人一组的。每人挣到40至50元的工钱。即使是超负荷的劳动,割苇工人们依然对生活充满着希望。

    他们20人或40人,有时50人,不分男女,合住在这样的简陋工棚内。寒暑易节,他们仿佛候鸟一样,每个芦苇收获的季节,他们便“飞”到这里,用勤劳的双手收获芦苇,收获自己的生活。

    《辽河三角洲割苇人》

    图片作者:潘松刚

    发表刊物:南方周末

    拍摄时间:2006年初

    评委点评:(晋永权)

    照片讲述了一个群体在一个特殊时段内的生存方式。拍摄者以扎实的摄影技术及对报道摄影的准确理解,把这一群体的面貌完整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以平实的手法,传达普通劳动者的状态,同样需要摄影者拥有平实的态度。

责编:刘棣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
多哈亚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