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和谐中国行_喜迎十七大 > 正文
曲艺,是我国民间说唱艺术的统称。有人说它起源于春秋,兴盛于唐、宋。到了近代,我国曲艺已蔚为壮观。那时侯,报刊杂志的封面人物很多都是曲艺演员。特别是天津,由于天津人文地理环境因素,天津人那时候有许多人喜欢曲艺。从元明清三代建都北京之后,天津就成为了京都门户水陆要冲,有着九河下梢的地理位置,和五方杂处的人文环境,于是就形成了天津人所特有的市民文化,而最具特征的市民文化就当属是曲艺了。在崔旭于清道光初年所撰《津门百咏》里,就有“戏园七处赛京城,纨绔逢场各有情,若问儿家住何处,家家门前有堂名”这样的竹枝词。
部分曲种介绍:
相声
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 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它是一种历史悠久、流传较广,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曲艺表演形式。天津是培养相声名家的摇篮。最早相声演出在清末~20年代,此间天津相声进入繁荣发展阶段,津京两地相声演员频繁往来,许多相声演员在天津演红后,又赴全国各地演出。光绪初年,北京艺人玉二福来津长期演出。清末民初,在北京扬名的相声演员有“八德”:裕德龙、马德禄、李德锡、焦德海、刘德志、张德泉、周德山、李德祥。他们都曾来津演出。建国前,天津的著名相声演员有李德锡(艺名万人迷,有“滑稽大王”之称),张寿臣(有“幽默大师”之称),马三立,侯宝林,常宝?(艺名小蘑菇)。建国后,活跃在天津舞台上的相声演员还有郭荣起、常宝霆、苏文茂、刘文享、高英培、马志明、李伯祥、魏文亮等。相声传统曲目有300余段。 天津虽然不是相声的故乡,但的确是培育相声成长发展的一块沃土。天津人民喜欢相声,相声也为天津人民带来更多的欢乐和笑声。
竹板
“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上下翻飞的七块竹板,叮叮当当清亮的声音,再加上那浓重的天津乡音,滋润出土生土长的“天津快板”。
评书
评书形成于清初,第一代艺人为王鸿兴,所传弟子为"三臣"、"五亮"。"三臣"指安良臣、邓光臣、何良臣。"五亮"不详。评书只说不唱,表演者一人,以醒木作道具,渲染气氛。评书艺术以结构严谨取胜,一部长篇包括几个"柁子"(段落),一个柁子可分为几个"梁子"(故事)。
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又名西河调、河间大鼓。源于清代中叶,河北省中部农村,流行于河北、山东、河南以及东北,西北部分地区。清道光年间,河北高阳县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在当时流行的木板大鼓和弦书基础上吸取戏曲、民歌曲调对原有唱腔加以改革,舍木板改用铁梨铧片,用大三弦伴奏,从而奠定了西河大鼓的唱腔音乐。至民国初年,有更多的艺人来到天津,代表人物有史振林、王振元、王再堂、郝英吉等。这时,它的名称尚未统一,有河间大鼓、梅花调、弦子书、木板大鼓等称谓。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女艺人王讽咏在四海升平茶登台演出。由于该曲种的艺人多是沿着大清河入津。大清河俗呼西河,因而在书写海报时即将其定名“西河大鼓”。
天津时调
天津时调是天津独有的曲种。清代,随着漕运和天津城市的发展,各地的民歌小调纷纷流入天津,它们以及天津土生土长的[老鸳鸯调]、[新鸳鸯调]、[靠山调]及[大数子],清代被统称为时新小曲,后来又被统称为时调。
责编:刘亚姝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