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0日 13:49 来源:
产业是一个地区经济领域的“晴雨表”。
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在农牧业、能源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稀土工业、生物高技术产业、草原文化旅游等行业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依托着丰富、廉价的产业,政府发展了高载能工业,实现煤电冶、煤电化联营,促进煤炭、电力行业发展,加快发展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新材料,着力开发生产纳米材料合金粉、纳米碳酸钙、稀土改性MC尼龙等新材料产品,形成新的产业规模。把内蒙古建成国家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基地。
产业发展了,内蒙古强大了,这时又赶上了西部大开发的好政策,发展空间更大了,这时,政府为了防止一哄而起,造成新一轮重复建设,制定出了产业发展的导向政策。那就是,根据各盟市资源特点、自身优势和发展基础,制定各行业区域布局规划,提出各地的发展重点,并从项目审批、资金安排等方面加以引导,使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规划的重点区域进行流动,促进了地区间经济协调发展。
以金三角为例,呼、包、鄂三市一时间交替领跑着全区经济的发展,全区工业总产值排名前10位的大中型企业全部集中在呼包鄂地区。此区域已基本建设成为“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点,“西气东输”的重要后备资源基地,煤化工的重要原料基地以及冶金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基地、奶业及羊绒纺织业基地。同时,乌海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近几年经济发展存在许多共性,都是以资源加工型工业为主,依托现有富集的资源,形成了该地区煤化工的特色优势产业,并随着经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产业优势日益凸现出来。以乌海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巴彦淖尔市骨干企业为主组建的蒙西重化工工业基地,也将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循环经济,不仅充分解决当地就业问题,而且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产业发展的导向政策让内蒙古的产业发展强大的同时还形成了特色的产业链。为了更好的发展特色经济,尽快形成规模优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又从各方面给予了最大力度的支持。在投资政策上,政府加大了对特色产业项目投资的倾斜力度,还通过设立特色产业专项发展基金或银行贷款贴息,支持和引导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在金融政策上,还加大对特色产业的信贷投入,对于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特色产业项目,适当延长贷款期限。在税收政策上,对特色产业应给予减税或免税优惠。在利用外资政策上,鼓励外商投资于特色产业,并进一步拓宽利用外资方式。在对外贸易政策上,进一步扩大了特色产业生产企业对外贸易经营自主权,并在出口退税、出口配额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吸引人才政策上,制定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政策,引导专业人才的合理流动。
伴随着大力支持,一些相应政策也就同时出台了,例如在煤炭产业方面 ,政府加快了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为煤炭产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政策措施和目标任务。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坚持“保大压小”和“转化增值”的原则,运用资源整合、运力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鼓励建设亿吨级煤炭基地、千万吨级煤炭集团和120万吨以上矿井,加大煤炭深加工和就地转化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开发高附加值的煤炭化工产品,并依法淘汰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的小煤矿。到2007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地方煤矿矿井数量要由现在的1100余处减少至700处左右,约400处煤矿矿井将被依法淘汰,使原煤就地转化率达到50%以上;矿井要全部实现正规回采,回采率由现在的30%提高到60%以上,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下降为0.4以下。
产业发展强大后,产业结构也逐步升级了,素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之称的能源、化工、冶金、装备制造、农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占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的90%以上,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支柱。这时内蒙古的产业再次迈上新台阶。
“十一五”期间,内蒙古将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重点发展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6大优势产业,力争使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达到3180亿元。
产业基础和国家产业政策,内蒙古重点建设能源、重化工业基地;重点发展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和玻璃等产业,力争使全区钢铁年产量达到1500万吨;以乳、肉、绒、粮、油为重点,在全区范围内建设各具特色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重点建设包头、呼和浩特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发展运输机械和特种工程机械,促进产品系列化、产业规模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稀土深加工和生物制药业,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
今后5年,政府将协助发展内蒙古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
责编:多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