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香港何处不“排队”?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6月30日 20:56 来源:

    老北京有句俗话儿——局器,香港人听不懂,北京新移民也不懂。“局器”是什么?怎么用?

    “局器”就是规矩。褒奖人用。

    比如某人办了某事,得体、文明,有板有眼,别人就会说:“嘿,这小子真局器!”

    我在香港认识一位“老北京”,这位老兄尽管在港已经居住了多年,但是一开口,依然京味儿十足,一针见血。为了从头开始认识香港,有一次我们在一起吃饭,没喝酒啊,我就让他先给做个评价,说“你在香港呆了那么长的时间,在你看来香港到底哪样东西最好”? “老北京”脸一扬,想都没想就甩出两个字:“局器!”说完了又问我:“你说呢?如果让你挑一样香港最地道的玩意儿,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我不假思索,立刻附言:对,是“局器”,因为这个问题我已经事先不知道向自己发问过多少遍了,找来找去,左右平衡,最后还是认为“规矩”最突出,结论也就和“老北京”一模一样。

    香港的“规矩”是这个社会最亮丽的一道人文风景,这种“规矩”像一张网,约束着全社会的肆意与任性。这张“网”历经上百年的做工,早已被人们编织得非常完整,大家服从它,善待它,没有人非要强迫自己才去遵守,一切都仿佛成为自然。因此从外表上看,你不容易看出“网”的作用与贡献,但是当你被罩在了“网”中,特别是外来人,时不时地又可以感受得到一种控制、一种氛围……

    香港何处不“排队”?

    大约是常驻香港的头三个月,那时候我上街买菜怕被人坑,出去采访不认道儿,就是坐上了出租车,心里也总是担心司机会不会把我像个“物件儿”似的往座位上一请,然后就带着我满世界地兜圈子?可是后来我慢慢发现,香港这个社会其实还真不像我和很多内地人担心的那样——出租汽车司机一般都不会故意带着陌生人“兜圈子”,商家一般也不会看人要价,相反,这个社会对外部世界的种种“友好”很多情况下不是出于心地的善良与否,而是职业习惯。比如我在香港因为工作需要经常会打电话联系什么事或有求于什么人,这些事本来都属于只能给对方添麻烦,但是对方不仅不嫌烦,反而总是耐心地告诉我应该这么办、请别怎么办,末了还会抢在我的前面送上来一连串儿的“谢谢”,弄得我这个内地人,手里拿着话筒,一次次傻傻地站在原地,整个人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惊叹号——从头到脚都装着“不好意思”,还有“莫名其妙”。

    香港的文明,文明的香港,一大特征就是“排队”:

    巴士站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有多少人在车站等车,大家都会乖乖地排队,从来没有见过公共汽车一进站,男女老少不管三七二十一,呼啦一下子就往车门前挤,谁的个大、力气大,谁就能捷足先登。凡事要排队,这对香港人仿佛天经地义,难道世界走到哪里不都是这个样子?售票处、快餐店、电梯前,甚至公共厕所,香港排队的阵容可谓蔚为大观。

    有一次我乘坐双巴(我说过,香港的巴士基本上都是双层的),那是一辆从起点“跑马地”开往终点“坚尼地城”的1线公共汽车。我坐在车子上层最前面的位子,巴士进入了“山光道”,那时正是早上8点半上班的高峰时间,我从“楼上”往下看,车站排起来的队伍好长好长,一边等他们上车,我就一边开数:10个、20个、30个,最后一直数到了第47位,人们不分男女老幼,也不分白领还是蓝领,都按次序上车。47个人啊,直到车上已经满额,司机不同意再上,没有上来了的人就又开始继续再排,没有一个人张嘴骂街,也没有一个人硬要往上挤,唯有我,坐在车里,像看了一场“西洋景”,唏嘘感慨地忍不住联想起过去在内地,公共汽车有时都已经起步了,门前还是挤着一疙瘩人,有的人的书包、手袋,甚至脚后跟、胳膊、大腿还挂在车外……

    香港“排队”的景观构成着这个社会一个文明的窗口。

    “排队”不仅在地面,而且进入到水中,我这里说的“水”,是游泳池。

    许多闷热的日子,有人曾很多次约我去“游水”,我一直都执意不去。为什么?因为想象中香港的地面上人都多得人挨人、肉挤肉,游泳池还不到处都是一锅锅地“煮饺子”?可是2006年9月,一个朋友再约,说:“你到香港都快两年了,还没沾过这里的水,走,去游一次,也感受感受水中的香港。”这次我被说动,一来这个朋友的“动员”精彩绝伦;二来,我那阵子突然“发福”,正着急着要想办法赶快减肥,于是有一天晚上就来到驻地附近的“摩理臣山游泳池”,一个非常标准、可以用来举办正式比赛的室内游泳场地。

    没有进过香港的游泳池,我想象一锅“饺子”那景象一定很让人闹心,然而进来了,发现“饺子”其实很有秩序,怎么讲?游泳的人在水里也“排队”!人在水里怎么“排队”?唉,你听我说:泳池拉开了几条泳绳,不仅有“快游池”、“慢游池”,还有“循环池”,香港所有在泳道里游泳的人,不管大人孩子,都被要求沿着绳边左去右来,首尾衔接,循环往复,这就让人想到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必须统一靠一侧前进,不准“逆行”,更不许穿越泳绳“横行霸道”。这样游泳池里头的人就是再多,大家也轻易不会迎头相撞,一口气从头游到尾一般都不必担心被人撞翻了自己的行动计划。

    有人说,香港人多,凡事多亏了都讲秩序,否则这个社会还不处处都是人与人不断摩擦争抢的“肉搏场”?!此话有理。

    2005年11月,我在香港用信用卡花了一笔“大钱”为母亲买药,人还没到家,信用卡公司的电话就已经追问了过来,业务员向我核实:“请问,几分钟前您是不是刚在香港消费了?菖?菖?菖?菖元港币?”我说是啊,电话那头就很客气地说:“哦,那就‘达了’(行了),‘??了’(没事了)。”这事让我受宠若惊,回到家和老公学舌,说香港的银行还真负责任!老公一点都不感动,说这不是负责任,而是“规矩”。接着过了半年,我又花了一笔数目不小的钱,信用卡公司的电话又追问了过来,这回我没有听见手机响,事后看到有一个“未接电话”,知道是怎么回事,心里很踏实钱是自己花出去的,就没有回电,结果下一次再用信用卡,在“莎莎”店买化妆品,我的卡突然划不下去,不好使了,当时我还没有反应过来这是信用卡公司在为我实施着常规的保护,因为查询电话一直都没有回音,人家就担心我是不是把卡弄丢了,或者被人盗用?第二天我跑到银行,一边假装绅士地询问工作人员:“唉,不好意思,请问,我的卡突然不能用了,这是怎么回事?”一边肚子里其实已经很粗鲁地在责备:哼,几个月前还夸你们负责任呢,有规矩呢,可是“勺子不经夸,一夸就漏”。然而工作人员很快帮我接通了信用卡咨询中心,“中心”的负责人一解释,我方才觉醒,不好意思,后悔不迭,因为自己以怨报德,在香港犯了小人之心。

责编:严晋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