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7年05月15日 15:47 来源:
手记??注:通“首迹”,意为:人类健忘的“首”部留下的点滴痕“迹”。(晕倒)
没办法,我是学古代文学的,经常和各种注释打交道。严谨、扎实是此专业对人的最基本要求,可是我在剧组,因为经常丢三落四,剧组内设的“最不靠谱奖”好几次险些成为我的光环。(多亏了另外一位仁兄啊,哈哈,他姓X,名x。)在香港拍摄期间,我和洪起大哥中途回过一趟北京。在飞机上百无聊赖,我逼迫身为制片主任的他说出我最不靠谱的三件事,没想到这位大哥眼皮都没抬一下:“还用想吗,实在太多了,我大脑内存不够用。”从那一刻开始,我决定改邪归正,从今以后要做一个有条不紊的人。为此,本文将严谨地分成三部分论述我在香港三个月期间的点滴记忆,以三件随身物品作为全文引线和各部分注脚,试图探讨“央视人在香港”这一跨时代、跨地域的课题。
工作篇??我那被遗弃了的NOKIA手机
在我们家最隐蔽的角落,摆放着一个严锁着的抽屉,里面装着一件曾经让我十分珍爱而后又让我痛苦万分的物品。很久了,我还是不想看见它??我那NOKIA1600的手机。用物美价廉形容这款手机真是恰到好处,去年11月为了去香港拍片,我特意买了这个电话装香港的号码。原来以为它将成为我和远在北京的亲人们沟通的工具,最后却稀里糊涂地衍变为剧组几乎所有对外联系的要器。虽然我既不会说也不会听那被许多北方人称为“鸟语”的广东话,但是导演认为我既然能在平时与同事交往中“把白的说成黑的,黑的说成白的”,我被光荣地赋予外联的工作。目的就是让所有采访对象无条件地接受我们采访,无条件地为我们提供各种背景资料。于是,我经常从早上起来就开始打电话,除了中间两顿可有可无的用餐外(叉烧真腻!腻!腻!),一直打到晚上,经常一天打100多个电话。打到两眼发直、口干舌燥,连带症状还有腰酸腿疼,心情烦躁。结论:港人的普通话还需进一步提高!
另外,在香港这发达的资本主义城市,所有的办事方式都异常规矩,接受一次采访必须先确认身份、预设采访问题、商讨时间长短……比内地麻烦1000倍!在那些打电话的日日夜夜里,我后半夜的工作就是查阅资料、撰写各种预设问题,对于睡眠的渴望程度远远超过了我对CK背包的渴望。
虽然打电话只是我工作的一小部分,但是因为每天都有接不完的电话,以至于对打电话产生了极强的厌倦感。回京后,我就把这款手机束之高阁,以做纪念。
数据: 在港期间,我总共换了20张100元的充值卡,以每分钟0.2元计,共通话X分钟(留给数学系的同学吧)
小贴士:香港人几乎不发短信,因为电话费很便宜。
生活篇??天啊,我的包呢?
一个难得休闲的夜晚,我们来到深水?电子街,满街灯火闪亮,琳琅满目。几位同事买完相机后,随着远处传来的邓丽君“甜蜜蜜”歌声的引导,我们走入了一家生意红火的中餐馆,突然间仿佛置身于80年代,一切都那么老旧,半土不洋,闲适。可能是太沉迷于这种气氛了,走的时候我把随身带的包遗落在店里。接着我们去了远处一家卖鞋的店,足足逛了半个小时,我终于挑中了一双蓝色的阿迪运动鞋,想要付钱的时候才发现背包没有带在身上!我当时就懵了,所有的证件和钱包都在里面呢!“天啊,我的包呢?”同事听到我的叫声后,赶紧都过来,建议我赶紧回去找。我二话不说,直奔那家半个钟头前还令我感慨万分而今令我心焚如火的中餐馆。路上,我突然发现有两个同事在笑,我有些怀疑,他们又说没什么,我越来越怀疑,终于知道了原来他们早已把我的包藏起来!我逼着他们拿出来还我,他们还是不肯,最后我生气了,因为我实在太着急了。回来路上同事一直道歉,我还是觉得很郁闷,一直回到了住的地方,大家一起吃水果,我心情就变好了,很快就忘了这事。此事后来自然成为被同事嘲笑的证据。
不过,说起我们在香港的相处,真是一个奇迹,在那么大的工作压力下,我们朝夕相处,异常地团结和开心,大家都能互相包容对方的不足,像亲人一样相处,至今都很怀念那段日子。那是一种真正并肩作战、同舟共济的状态。
香港印象篇??从万能的“青草油”说起
我从小喜欢用一种叫做“青草油”的中药膏,驱蚊、治牙疼头疼之类的,特别好。可是这种药膏只有“南洋”才有,奶奶在印尼的亲人每年都会给我们带一些。上大学那年,奶奶去世了,我便再也没有用过青草油,可奇怪的是,每次想起奶奶,都会想起这种药膏,记得我们小时候因为吃零食经常牙疼,奶奶总是帮我们抹青草油,怀念那种淡淡的清香。
奇迹般地,我有一次在香港深水?中药店闲逛,竟然看见了久违的青草油!我很激动,真没想到竟然在香港找回了我儿时的记忆。我开始向身边的同事推荐,说它如何如何好,同事在我的鼓动下,也纷纷购买,我又劝他们给亲人也带一点,可能是我潜意识中已把青草油当成亲情的象征。在我的鼓动下,剧组所有同事都买了青草油,有的甚至买了5瓶,估计5年都用不完。哈哈,中药店的老板每次都用感激的眼神看着我无偿地为他们做宣传,我也光荣地被同事授予“青草油亚洲代理商”的荣誉。
因为这种药膏,我开始留心香港的整个中药市场。说实话,在香港能看到的中药比内地多多了,而90年代以来特别是回归以后,香港的中药开始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还花了5亿港币在港大建立“中医药研究中心”,越来越多人信赖中医,希望中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得到应有的地位和发展。而据我们了解,日前香港的中药发展,出现了非常具有香港特色的方式??中西结合。对东方传统的草药原料采用西方现代化的生产流程,生产出新的中药产品。无论是研究中药的人员还是生产中药的方式,都是很西化的,目的很明确,为了促进中药的现代化发展。相信这会是一条有效的途径吧!
在香港期间,认识了很多人,也去了很多地方,常常都有一种说不清楚,道不明白的混杂感,似乎什么都不是纯正的,但却又那么独具一格,自有风味。我想,这个就是香港的特色和这个城市的长处吧,也是它之所以能够成为我们的窗口的原因。
最后,知道我们凭什么抗拒工作的疲劳吗,请服用“小林牌青草油”。对了,我是《东方时空·百姓故事》栏目的,不是CCTV广告部的,特此公告。
责编: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