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首页|搜视|直播|点播|新闻|体育|娱乐|经济|房产|家居|论坛| 访谈|博客|星播客|网尚文摘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这就是共产党员

 

CCTV.com  2007年09月16日 15:19  来源:  

新华社记者李亚彪在陈淳先进事迹报道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李亚彪,是原新华社吉林分社记者,现在新华社浙江分社工作。
第一次接触、认识陈淳,是2005年8月10日。当时,我在吉林省吉林市搞国企改革工作报道,陈淳正好分管这项工作。由于工作的缘故,我和陈淳在他那间窄窄的、略显拥挤的办公室里进行了一次简短的交谈。他给我的印象是:待人热情有礼,细致周到,没有一点架子;回答问题简洁明了,思路清晰,见解独到;虽然谈兴甚浓,但始终谦虚平和,沉稳深邃。这次采访,尽管时间很短,但在我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种崇敬之情、敬佩之感。
    2006年冬天,正值吉林市国企改革、棚户区改造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逐步显现,群众上访事件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如何做到既为党和国家排忧,又为群众解难?为了破题,我又一次来到吉林市采访。在市委大院、社区街道听到一些机关干部、普通百姓谈起这些问题时,都离不开一个人——陈淳,而且赞不绝口。我当时产生一种强烈的采访冲动,一定要再见一见陈淳,全方位地了解一下他的工作生活情况。可不少人告诉我:采访他的工作,陈淳可以讲三天三夜;可如果谈他本人,陈淳则连面都不让见。
    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对宣传自己退避三舍、闭口不谈,这反而激起了我更大的好奇。陈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领导干部呢?他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吗?我一边继续侧面了解陈淳,一边想方设法与陈淳联系,争取采访他的机会。
在吉林市委机关一位干部的帮助下,机会终于来了。我再次走入那间窄窄的、略显拥挤的办公室。我们没有过多的寒嘘,直接从国企改制、棚户区改造中群众上访这个问题谈起,开始避而不谈陈淳本人。对于如何破解这些难题,陈淳如数家珍,而我也在采访中一点点地了解了他的工作的同时,也感受了他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他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发向肺腑之言,既富有哲理,又充满了一位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的感情。
我清楚地记得,同陈淳讨论如何看待信访问题时,他说:“信访是改革中的正常现象,改革触及个人利益,麻木不仁才不正常。党员领导干部没有必要害怕甚至躲避起来,更何况不少信访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并不是死棋呀!”陈淳始终把接待信访当作加强同群众联系、加深同群众感情的桥梁和纽带。他的办公室就在二楼楼梯口,很容易找到。每天中午,陈淳常常利用这个时间接待上访群众,这已成为他工作生活中的一个习惯。采访中,陈淳讲的一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党员干部不敢见群众,那是天大的笑话。同群众打交道,这是共产党的天生本色呀!”
    我问陈淳,群众在他心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他说,群众是事业发展的动力和主体,是创造历史的英雄,是做出牺牲最大的群体。拿吉林市来说,这几年改革取得的成就,除了领导重视,关键还在于群众支持。陈淳把改革比作新长征,长征不是一路旅游,到处春光明媚,长征也是要拼搏,要攻坚克难,要有流血牺牲。他告诉我,当在基层看到有的职工没有工作,生活困难,有的孩子上学交不起钱,一筹莫展时,他彻夜难眠,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如果没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我们的改革能成功吗?  
凡是采访过陈淳的记者,都在他的办公室里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一批批夹杂着男男女女的喊声、叫声与哽咽声的人群挤满楼道。有人质问,有人哭诉,甚至有人谩骂。而陈淳却是一边忙着倒水让座,一边细心地听他们诉说。等上访群众稍稍安静后,他才开始仔细询问,认真解答,直到群众满意为止。我曾很疑惑地问过陈淳:“你不是专职信访干部,真的不怕矛盾,不怕惹火烧身吗?”
    陈淳毫不犹豫地说:“哪有怕的道理?做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克难致胜的法宝,也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重要职责和看家本领。更何况,信访并不是只有矛盾,这里面大有和谐文章可做呀!”
    我马上问他:“和谐文章怎么做?”
    陈淳十分自信地回答:“面对信访,接待群众要有火一般的热心,听取意见要有坐得住的耐心,帮助群众要有像帮助自己的兄弟姐妹一般的真心,改正错误要有斩钉截铁的决心。面对群众,有了这些,就会消除对立,求得信任,赢得和谐。”
我疑惑:“就算结果是和谐的,你是一个领导干部,在这个过程中能受得了委屈与误解吗?”
    听到这话,陈淳笑了。他若有所思地对我讲:“我常遇到情绪不好的群众,常遇到挖苦与起哄,也经历过各种威胁和叫板。可我始终认为,老百姓上访,是因为相信党,相信政府,老百姓的悲哀不在于冤屈,真正的悲哀在于有冤无处申,有屈无处诉。如果老百姓真是走投无路,入地无门,那才是彻底的悲哀。只要我们的工作能换来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我们挨点骂、受点委屈,又怎么样呢?”
看到我在思考,他又掷地有声地说,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至少要能过四关:一是苦乐关,能不能吃苦;二是得失关,是否担心利益受损失;三是生死关,在生与死之间如何抉择;最难过的是委屈关,做群众工作,有多大委屈都要学会忍。这些话让我的心灵再次受到了震撼。群众经常会喊出“有困难还得找党、找政府啊!”陈淳为了这句话,自 己可以忍受一切委屈,抛弃一切私利!
    参加工作以来,我接触过许多党员干部典型,陈淳既有与他们相同的特征,又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他是“官”,却又不像官,普通百姓24小时可以拨打他的电话;他不是专职信访干部,却把接待信访当作分内工作,随时随地都可接待上访群众,而且无怨无悔。
    过去聆听英雄的故事、公仆的赞歌,我常常会觉得那离自己很遥远!可当看到群众送给陈淳的一块块牌匾,听到干部群众对陈淳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赞美,想到陈淳为群众解决的一件件难事时,又不能不让我感到距离是那样的近。说句心里话,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都能像陈淳那样,时刻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他们办好事实事,我们的党就会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采访陈淳的记者,都想近距离接触一下他的家人,了解一下他的家庭生活,可他始终避而不谈,委婉谢绝采访。受好奇心驱使,也是记者的职业本能,在另一次采访中,我和几位同事在市委机关车队司机小方的帮助下,悄悄拐到了陈淳家,见到了陈淳的老伴。陈淳的老伴也是那样热情,一边倒水,一边拉着手招呼坐下。见到此景,我们轻松多了,于是就直截了当地问她:“你们家老陈回家后都忙些啥?”她说:“多数时间还是接电话,有时吃顿饭就能接三四个电话,深更半夜接电话也是家常便饭。”我们问她是怎么想的。她笑笑说:“刚开始时也不怎么理解,可后来习惯了。”她还说:“我们之间无话不谈,但谈论最多的还是工作,有时上街买菜,老陈也给我讲信访的事,他对上访群众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
    陈淳和妻子心心相印。从同学到插队战友,从战友到夫妻,妻子永远是最理解、最欣赏、最支持他的人。他清廉,妻子说钱财是身外之物,无所谓多也无所谓少;惟一的儿子结婚,他对妻子说,咱“三请三不请”,只请直系亲属、同学和老同事,不请领导、各部门头头和企业负责人,妻子点头同意。陈淳的老伴直到退休仍是一名普通工人,从没要求丈夫运用手中的权力给自己弄个好单位,她唯一的愿望是当好这位“编外信访干部”的后勤部长。
    陈淳在市委副秘书长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14年。我曾问他有没有什么想法。他淡淡一笑说:“我工作的动力不在名利,最大的追求和愿望也不是升官。组织上两次让我分管国企改制工作,三千多个企业的前途、三十多万名职工的命运交到我手上,能说领导不器重吗?再看看我以往获得的荣誉,全市满打满算能有几人?和一线打拼的干部比,已经很幸运了。”他又情不自禁地说:“从走上领导岗位那天起,我有两个转变,一是由民变成‘官’,另一个则是由社会的主人变成公仆。在我的心里,公仆的份量远远大于‘官’的份量。”
    采访间隙,我在陈淳的书柜中看到了这样三本文字作品,一本叫《难忘的岁月》,扉页上写着像周恩来总理那样工作和生活;一本叫《真理的追求》,扉页上写着做一个清醒的马克思主义者;一本叫《心灵的流露》,扉页上写着做一个襟怀坦荡的共产党员。这几个大厚本像书,又不是书,原来是陈淳自己日常所思所得汇集而成,没有出版,而只是装订成书的样子,其有一篇散文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我不愿像水杉那样见不得气候寒冷,也不愿像樟树那样容不得土地贫瘠,不愿像果树、茶树那样离不开人们千般照顾,更不愿像楠木那样脱离群众。我渴望自己是一棵充满生机的柳,无论党把我植在荒山、峡谷、沙丘、河滩都能扎根,我期望自己能像柳树一样永远和人民在一起,在人民群众之中茁壮成长。”
    读着这些充满感情的文字,我仿佛置身于一座庄严、神圣的殿堂,接受精神的洗礼。我明白了,我完全明白了,这既是对陈淳同志平凡而崇高的精神境界的生动写照,也是对一名优秀党员干部高尚品格的最好诠释,更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毕生的理想追求!
    谢谢大家。

责编:刘亚姝

1/1

更多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