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耀文与朱军畅谈
侯耀文展才艺
侯耀文
畅谈
侯耀文的名字似乎今生注定是要与侯宝林和相声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的,出身相声世家的他在父亲的光环和“阴影”中长大,在使命和理想的驱使下,他执著地和相声艺术不离不弃、齐头并进。本期节目嘉宾侯耀文为您讲述他六大人生角色的背后。 点击观看视频<<<<
“中间”力量
侯耀文在家中排行老三,俗话说得好:“皇上爱大,百姓爱小。”侯耀文于是成了家中无暇顾及的中间分子。睡觉的时候会没人陪,平时的时候没人管,就连衣服也总是捡哥哥们剩下来的穿。可正是这样的“夹缝”,使侯耀文从小就知道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道理。他会自己做玩具,自己照顾自己。也许正是那时的独立思考、勤于动脑为侯耀文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至今他都认为那段“苦”日子使他受益匪浅。
偷师学艺
身为侯宝林的儿子,侯耀文的相声之路却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坦荡顺利。因为父亲的禁令,深爱相声的他却只能在最初的日子里偷师学艺。听客人和父亲聊天成了他学习相声的主要途径,登台演出是他背着父亲“偷偷摸摸”的壮举,就连后来的退学考铁路文工团也是他先斩后奏的“杰作”。在自已从艺的道路上,侯耀文可以说是跟父亲斗了不少心眼儿,玩了不少花招。
父子情深
然而,这却不能算是不孝。虽然作为儿子,侯耀文对百忙的父亲也总会有一丝不满和怨恨;虽然说起父亲对自己事业的严厉,他也总会有些许的委屈和无奈,可是说起对父亲的敬重和情感,侯耀文却是毫不犹豫地认定自己是一个孝子。七零年到部队锻炼,三年600多元的津贴,侯耀文拿出了三分之二的部分支援了家里艰难的生活。父亲病重的时候,他会忍受着零下十几度的寒冷开着车窗为父亲送去那易化的冰激凌。而当提到从未下过厨的父亲在闻听他可能患有胃癌的时候竟亲手为他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时,侯耀文更是激动得哽咽了许久。父子的深情也许都融化在了那入口的冰激凌中,而这份温情也因为相声的牵连显得更加真挚和宝贵。
团长的承诺
现任铁路文工团说唱团团长的侯耀文对自己的团队自然也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想法,而这个特殊的队伍也正是在侯团长的责任心和理想中稳步走上了自己的辉煌。然而,相声界的不景气仍然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节目中侯耀文也郑重地向全国的观众朋友们做出承诺:保证每年再出两个优秀的相声作品。
为了相声去演戏
《英雄母亲一天》、《打扑克》是观众朋友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小品。除此之外,侯耀文还在电影《男人的世界》、《怪侠》、《悲喜人生》中出演过不同的角色。在娱乐圈中三栖甚至是多栖明星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了,相声演员去演戏自然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可是侯耀文为了相声去演戏却是个少见的理由,为了父亲的一句话,他竟在知天命之年拉了个双眼皮儿,为了让更多的观众看相声而不是听相声,为了使中国的传统艺术也能有视觉上的享受,侯耀文去练习演戏,去学习表演。还是那句话:一切为了相声。
成功源于什么
对于现在并不景气的相声界现状,侯耀文也在节目中给出了他自己的剖析和见解。他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演员不努力,作品没生活。父亲跟他说“一个好演员应该是具备五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外交家,杂家。”他自己说:“成功的关键在于好的思维方式和好的心理素质。”具体到事业和生活中就是要有创新的想法和张弛有度的分寸感。
磨炼是一笔财富
对于侯耀文来说,人生的财富是什么?是相声,是父亲,是来自观众和家人的爱,也是那些被他紧紧抓住的“机遇”。在团里演出的时候,他会自己跟着道具车回团,并且在深夜一个人装卸一整车的道具。在下部队锻炼的时候,他也会在插秧时亲自用手搅和猪粪和人粪混在一起的肥料。在他的字典里,磨炼同样是机遇,而且是更加难能可贵的人生财富,他不愿放过每一次磨炼的机会,于是在生活的积累中,他不知不觉地成为了一个富有者。
给孩子自由的空间
或许是人生的成功受益于儿时的独立,对孩子的教育侯耀文也是给予她充分的个人空间,妞妞的成长是快乐的、无拘无束的。她不会为了唐诗三百首而苦恼,也不会为了没得一百分而恐慌。她也会像自己的父亲一样,从小学着独立思考问题。更幸运的是,父亲还在努力为她摘除头上的光环和压力,父亲不想让女儿也如自己的人生一样,永远活在世家的荣耀与阴影之下。这是真正的自由和解放,也是妞妞的幸福。
“弱者”的遗憾与思考
丈夫也许是侯耀文生命中扮演得最不成功的角色,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弱项”。在几次婚姻的起伏中,他亏欠了许多,也成熟了许多。他试图在事业与家庭间找到一种和谐的平衡,但是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然而,我们仍旧能看到他的努力,从他对家人的体贴中,从他对自己的责备中,也从他对父亲的理解中。也许对于他和父亲来说,“自私”是无奈的,遗憾是难免的,而无私和宽容又是必须的。他想在今后的日子里活得更加精彩,他要弥补生活的遗憾、延续人生的坦然,他要让每一位喜欢或者是曾经喜欢过他,甚至是憎恨过他的人意识到:侯耀文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给了一位笑星如此严肃的思考?在他的艺术道路上还有怎样传奇、曲折的人生故事?他在儿子、演员、团长、父亲、师傅和丈夫的角色转变中又是如何笑看生活,感悟人生的?
责编: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