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城区北苏闸村文明生态村建设结硕果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4日 16:31 来源:
这里,有街道宽阔、绿树成荫的优美环境,有全区最大的集村民学习、娱乐、交流、议政于一体的村民中心,有一大批靠科学种田走上致富路的新型农民。目前,桃城区北苏闸村天天有歌声、户户有藏书,读书学习、文艺创作成了北苏闸农民追求的新时尚。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脏乱差村如今变成了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近两年北苏闸村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结出的累累硕果。
北苏闸村现有423户,1632人,耕地4880亩,林地1600亩。自2004年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以来,该村以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提高村民素质为根本,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保障,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环境的“三统一”。
一是搞好“四化”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动员群众广泛参与,实施道路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硬化街道3500米,所有胡同全部硬化,铺设彩色便道砖800平方米,铺设排水管道400米;村内主要街道种植江南槐、垂柳等观赏树木3000棵;新安装路灯36盏。全村投入50万元,建沼气池103个,解决了全村家禽乱跑、粪便乱倒、柴草乱放的问题,促进了无公害蔬菜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二是建设村民中心,培育新型农民。动用土方4万立方米,填埋了村中心长年困扰村民的一个污水坑,建成占地3000平方米的文化休闲广场,安装健身器材13套,绿化、美化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健身的良好场所。投资50万元在村中央建起一座占地1100平方米,集村两委办公室、文体活动室、图书室、卫生室、科技培训室、村民会议室、法律服务室、社会保障室于一体的村民中心向村民全面开放。三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引导农民由传统粗放型种植向现代集约化农业转化,全村发展蔬菜大棚446个,实现“人均一亩林”。投资3100万元引进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四是建立长效机制,保持创建成果。建立起长效环境卫生机制,实行了村干部包片制度、卫生流动牌制度和门前三包制度,区域明确,责任到户,并将其写入村规民约,设立了十个定点垃圾池,专人定时清理。
责编: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