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社区 论坛 博客 播客 | 网络电视直播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手记二]七十四个日日夜夜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4日 16:17 来源:

  2005年4月6日上午:今天在秀贞家里开始第二次采访。秀贞重点介绍了赡养朱书贵、刘秀焕两位老人的情况。采访中间她还领我去看了两位老人当年住的房屋。自1984年两位老人相继去世后,这房子就再也没人住过。房山墙上为防暴雨冲刷并排栽进去的一溜酒瓶子,在中午的阳光下反射着白光,西里间屋里当年秀贞和丈夫陪两位老人睡了73天的条炕和拐炕都拆掉了,但还能看出那炕底的痕迹。小院很小,可也算朝阳,我楞在院当中想象着当年秀贞每天把几十张拆洗的席子晒在院子里那迎风招展的样子,和秀贞与丈夫为老人发丧时打幡摔瓦的情景。临走我用自己的相机把这老宅子和老房子照了下来。?

  秀贞开始下决心赡养孤寡老人是在1976年冬天。这年秀贞30岁,刚结婚三年。?

  1976是多灾之年。唐山大地震的余波退后,已持续百天的大旱仍不见有半点要收场的兆头。地里收成不好,口粮困难,又没柴烧,还加上缺水。吃水的砖井天天见底。人们每天起五更到井上抢水,去的晚了就只有泥汤子了。一般人家困难,孤寡老人就更难。朱书贵和刘秀焕两口子,一个78岁,一个76岁,无儿无女,老五保户。生产队派的挑水的人挑不上吃,老两口子就抬着瓦罐到村外土井里淘水,没烧的,两个人到沟旁河沿去拾柴火,老头背个草筐,提根白腊杆,老婆扛个竹筢,把别人搂过多遍的草丛再用白腊杆打一遍,用竹筢收起一点点草沫沫装进筐里。这样的柴火很难烧开铁锅里的饭,还舍不得用它烧炕取暖。这年的冬天格外冷,那天中午东北风像刀子一样刮脸,秀贞包了两碗饺子去看望老人。一进门见两个老人一人端着一只碗正往嘴里扒拉早晨的剩饭,秀贞掀开锅一看,那锅底的剩饭周遭还结着冰碴儿。根本就没舍的烧火热一热。那会儿,秀贞的眼泪一下子就哗哗掉下来了。回来以后她就跟丈夫朱金英商量,准备把两个老人养起来。?

  秀贞想,朱书贵是抗战时入党的老党员,那时候人家出生入死为咱老百姓,现在老了,咱不能眼看着他受苦。给娘一说,娘一口价地赞成。娘说,闹鬼子那阵儿,人家朱书贵挨家敲门,冒着生命危险组织群众撤退;成社以后,人家每天按点敲牌子,安排社员下地干活;人家当了几十年的生产队保管,都说人家是个好管家。朱书贵可是个功臣。人家老两口子又特别仁义,村里没有一个说不好的。这样的人咱不能不管。给爹一说,爹也是毫不含糊,爹说,贞呀,就该这么做,要是缺钱就到爹这里来拿。有丈夫和父母的支持,秀贞最后下了决心。那天秀贞两口子一宿没睡,把一切困难都估计到了。?

  第二天一早,秀贞找到生产队长,让他批准自己的请求。生产队长是个明白人,他说秀贞啊,你刚30岁,年轻人脑子一热容易办过头事,咱丑话可得说在前头,到困难时候可不能给退回来。秀贞说,开弓没有回头箭,三舅,你放心吧。按姥姥家的辈份,秀贞该叫队长个三舅。?

  接过两个老人,秀贞办了三个事。一是上集买了600斤煤,给老人生了个煤火炉。那时候秀贞家也没舍得生过煤炉子。煤也是借钱买的。秀贞那时想,就是头拱地也不能让老人冻着。二是给老人买了一个炉子上用的钢种锅,做饭就不用再烧锅头了。老人想做时就做,不愿做就在秀贞家一块吃。有什么不舒服的时候,秀贞就一天三顿送饭。三是秀贞家负责给老人挑水,每天先挑老人的再挑自己的。老人吃的喝的解决了,住的还有问题,他家的三间坯房破得够呛了,墙皮都掉了,房山也塌了半截,房顶露着天,要是赶上大雨,说不定会塌。修房需要钱,又需要劳力,秀贞家没钱也缺少劳力,那怎么办呢,她和丈夫一商量,有了办法。秀贞跟丈夫到处去拾砖头子,拣酒瓶子,两口子推土和泥,自己动手给老人修房。丈夫当大工,秀贞当小工。在墙半腰搭起木板,把和好的泥倒两倒倒到房山上去。几天功夫把房子修好了,两个“泥人”也累倒了。此后九年的时间里,秀贞两口子每年雨季到来之前都把老人的房子修一遍。下雨时秀贞就拉着丈夫往外跑,围着老人的房子一匝一匝地转;过年过节,别人家都团聚的时候,秀贞就和丈夫带着白面,到朱书贵家打扫卫生,一块包饺子;每到春冬季节,依照老人的习惯,秀贞就到集市上买羊肉给他们解馋、贴补身子;两个老人都胃寒,秀贞就想方设法托人买红糖,供老人喝红糖水。老人吃的喝的住的都妥当了,身体好了,精神也好了。?

  两位老人年轻时乐于助人,但从不给别人添麻烦。进入老年后,两人有一个秘密协议:都能自理时就相依为命,互相照顾;其中一人不能自理时另一个人伺候;两个人都不能自理时,就每人一瓶安眠药,落个同年同月同日死。绝不自己受罪还牵累别人。现在老人把秘密暴露给秀贞,同时交出了积存多年的两瓶安眠药。刘秀焕说俺可不发那个傻了,这么好的日子,俺还得再活二十年。此时秀贞想,当年俺亏得赡养了两位老人,不然,会让俺后悔一辈子。秀贞说俺虽为老人受了不少苦,可看着老人幸福地活着,心里格外踏实。两个老人有福,俺接过来后又活了九个年头,朱书贵活到86岁,刘秀焕活到84岁。在俺村里,这算是少有的高寿了。?

  老人不躺在炕上,伺候人的再苦再累也好说。要是一下子病倒在炕上,那可就真难了。1984年10月,86岁的朱书贵不小心摔了一跤,从此老人就躺在炕上了。84岁的刘秀焕见老伴病倒心里着急,没几天也病倒在炕上。老人家住北房的西里间,这间屋虽小,倒有条炕和拐炕,朱书贵躺在条炕上,刘秀焕躺在拐炕上,一顶一横躺着两个病人,真把秀贞愁住了。这个要吃饭,那个要喝水,这个要解大便,那个要解小便,这个该吃药了,那个该换褥子了。顾了东顾不了西。为了把老人伺候好,秀贞拉着丈夫抱着铺盖住到老人家的小屋里。日夜不离这个地方。条炕和拐炕都太窄,躺不下两个人,她就和丈夫找来两块木板。秀贞傍块木板和刘秀焕一块睡,丈夫傍块木板和朱书贵一块睡。就这样,都还有伺候不到的时候。?

  老人要尿尿了,秀贞赶紧帮老人欠起身子,放上便盆,等烧顿饭的功夫尿不下来,刚撤了便盆,就尿下来了,褥子湿了一大片。刘秀焕老人特别仁义,怕麻烦人,后来想解手时就憋着,想等到憋不住的时候再说话,省得放上便盆让秀贞老等着,可是往往控制不好,还没等放上便盆就尿在被窝里。有一回秀贞估摸朱书贵老人该大便了,几次问他,他总是摇头,秀贞闻着屋子里有臭味,就伸手去掀他的被子,老人紧紧抓住被角不让看。秀贞说,既然俺来伺候你,就当俺是你的亲闺女,自家的闺女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老人含着眼泪松开手。秀贞一看老人真的拉到被窝里,赶忙给老人清理大便,撤换被褥,擦洗身子。躺在拐炕的刘秀焕不停地念叨,可苦了你了好闺女,你这样伺候俺们什么时候是个头啊!秀贞耐心劝她,谁都有老的时候,甭看你没儿没女,俺得让你们跟有儿有女一个样。老人流着眼泪说,闺女呀,俺这辈子无法报答你了,下辈子俺脱成个小鸡也得给你下蛋。老头也激动了:俺下辈子脱成老牛也得给你耕地。秀贞上去抱住刘秀焕老人,她的眼泪和老人的眼泪合在一块,在她老脸的皱纹里淌下来,老人的枕头湿了一片。?

  从秀贞和丈夫住到老人家里,到他们相继去世,一共是74天。在这74个日日夜夜里,秀贞没有脱过衣裳,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一天到晚心里装的全是两个老人的事,就是有点空儿也睡不着。有时秀贞出去办点事,怕丈夫粗心,就把两个老人喂水、喂药、解大便小便的时间写在一个本子上交给丈夫,再三嘱咐才出门。秀贞刚一出老人大门,走着路就打起瞌睡。有一回去茅房解手,她刚蹲下就睡着了。?

  在74天的时间里,秀贞为伺候老人搅尽了脑汁,想了很多办法,尽力让老人少受罪。比方说给老人垫席子。席子要大,席子大了就不容易拉到被褥上;席子要厚,席子厚了就不容易透到被褥上;席子要多,席子多了可以勤换,免得老人着身子。娘帮秀贞做了几十个席子,秀贞就一个劲地给老人换席子,拆席子,洗席子,晒席子。每天老人那个小院里,横一溜竖一溜全是晒的席子。那些天,有三最,最缺的是水,洗大量的席子要大量的水,可是水特别紧缺,那时候没有深井,只有砖井和土井。砖井和土井长一宿长出一点水,天没亮就有那么多人排着队淘水。秀贞和丈夫每天早起去淘水。抢来的那点儿泥汤汤,舍不得吃舍不得洗脸,但是必须得洗席子。最怕的是阴天,一阴天拆洗的席子晒不干,老人就没换的,实在没办法了,秀贞就炒沙土,用热沙土把席子焐干。最苦的是洗席子,大便钻到布丝里,不仔细搓不出来,洗不净老人垫着不舒服。十冬腊月天天用凉水洗席子,双手皴得全是血口子。平时手就疼的厉害,还得天天下凉水。秀贞从来不怕困难,她说苦和累俺都不怕,就怕老人受罪。?

  进入第三十天的时候,也就是那年的阴历十一月十五,朱书贵老人去世了。秀贞忍着悲痛,一边宽慰伺候刘秀焕,一边紧张地料理丧事。村干部都说老人的丧事应当从简,在他生前你能做到的都做了,死后孬好他都觉不着了。秀贞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按照当地风俗发丧,因为她早已承诺过,要让孤寡老人跟有儿有女的老人一样,活着时一样,死了也一样。有人说你哪里能做到完全一样?人家老人发丧都有儿子打幡摔瓦,你能做到吗?人们都认为这是天大的难事,其实这个事在老人病重期间秀贞已经与丈夫商量好了,给老人发丧,由丈夫充当孝子,打幡摔瓦,自己也戴孝为老人送殡。秀贞知道打幡摔瓦对死人来说一点用也没有,可是对活着的刘秀焕却是极大的安慰,同时她也想让村里人都看看,孤寡老人也是堂堂正正的人,别人能享受的他们完全能享受。?

  进入第七十三天,也就是阴历腊月二十八,刘秀焕老人也去世了。秀贞又像给朱书贵老人发丧那样,给刘秀焕办了丧事,仍旧是丈夫打幡摔瓦,她领着孩子们送殡。那天出完殡回来,天已黑了。秀贞按乡俗请乡亲们吃了一顿饭。乡亲们走后,一家人开始拾掇残局。等一切收拾停当,天已经大亮了。第七十四天结束了。第七十五天是腊月三十,村子里家家都在欢欢喜喜过新年,可秀贞一家人都还沉浸在悲痛中,过年的东西一点也没准备。

  (作者刘家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责编:马芳

1/1页
相关视频
更多视频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闻  CCTV-少儿  CCTV-音乐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