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送爽大地春(电视新闻专题片解说词) |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3日 18:24 来源:
电视新闻专题片解说词
清 风 送 爽 大 地 春
——海南省东方市委书记黄成模勤政为民纪事
(开头片花15秒)
解说:都说男人有泪不轻弹,不过,当素有“老上访”之称的70岁老汉符天有,在要回自己追讨了5年的那笔钱时,他老泪纵横……
同期声:东方市八所镇那等村村民符天有(如果没有黄书记来东方,我卖掉这个家都不够还人家的债,感谢黄书记啊)
解说:看着欢快的清水流进了自家的田地里,禾苗在轻风中摇晃着,八所镇皇宁村的卢老伯站在戈枕水利南干渠里,双手捧起水,久久不愿离去……
同期声:东方市八所镇皇宁村村民卢二皮(你看,这个水那么清,好像看到这个水就看到共产党,共产党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解说:搬出了大山,住上了政府为他们修建的新瓦房,东方市冲俄村的33户185名黎苗群众,永远都不会忘记这幸福的时光……
同期声:东方市江边乡冲俄村村民邓永方(没有黄书记,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最感谢黄书记)
同期声:东方市干部卢灵活(他的到来,犹如一缕清风,化解了人们心中的疑虑,滋润着百姓的心田,让我们看到了东方的希望。)
解说:黄成模,这位因为亲民素有“草帽书记”之称的原海口市振东区区委书记,如今,又在他上任东方市市委书记的1400多个日子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一个又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模范形象:真抓实干,勤政为民。
一、真情搭建“连心桥”
解说:2001年12月26号,一纸调令,黄成模二话没说便离开了繁华的海12I市,踏上了东方这片广阔的土地。刚上任,一位同志就这么跟他讲,东方是个是非之地,光应付群众上访就够你累的了,你还能做出什么成绩?由于多种原因,当时东方市的干群关系较为紧张,大量群众上访乃至集体越级上访,特别是违规越级上访已成了东方市一个“老大难”的问题。黄成模上任后就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天都有许多人到他的办公室上访,围着他,要求他解决各种各样的事情。
打开东方的工作局面,解决好东方的问题,首先要从做好信访工作人手。黄成模清楚地认识到自己肩上的重任,认识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东方市八所镇小岭村是海南省远近闻名的“告状村”。1999年以来,这个村的党支部成员工作不力,村委会长期瘫痪,由于原村干部经济上“不干净”,财务管理混乱等一系列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了村民与当地乡镇党委政府的关系极度紧张,村民曾8次有组织地到省政府集体上访,一次11人到北京上访,远近影响很大。
黄成模上任的第4天,就带着几名干部,轻车从简,深入小岭村了解情况。
第一次下访群众不接受,他第二次再来,第二次不达到目的,他第三次再来。在3个月的时间里,黄成模一连13次走进这个村——
有一天,黄成模在与村民面对面交谈中,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同期声:l、东方市市委秘书郭国雄(在那次的反映会上,其中有一个农民,我记得很清楚,反映情况到情绪最激动的时候,把他当时拿在手里喝的矿泉水,激动起来就砸在桌子上,整个水就喷到黄书记的脸上和衣服上,我们站在旁边的人当时都惊呆了)
2、东方市委书记黄成模(这瓶矿泉水浇到我头上,是把我浇醒了。让我更深刻地知道小岭村对我们市委市政府是不信任的,老百姓对一个党的书记是没有看在眼里的,这说明他们积怨是很深的)
3、东方市市委秘书郭国雄(准备上去劝,但是黄书记跟我们暗示,让他说完,农民就把一些情况继续跟他反映。我从中也看出了作为一个市委书记,面对着农民有这样的气度,有这样的气量,我感到很佩服,像这样的书记,什么农民不可以接触,什么农民的话不可以跟他说?)
4、东方市委书记黄成模(我们如果再不和他们交朋友,再不帮他们解决问题,再不替他们说话,他们就和我们离心离德了)
解说:经过不懈努力,村民们慢慢地对黄成模有了信任,各种情况开始陆陆续续地反映给他。他对小岭村的情况也开始有了较为全面客观的了解。
2002年3月,东方市市委果断地调整了小岭村所在地的乡镇“领导班子”,并派出工作组进驻小岭村,指导这个村顺利完成了村“两委”的换届工作,帮助这个村建起了村“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同时还对近10年来这个村的经济帐进行全面清查,澄清了一些“糊涂帐”,由司法机关追究了2名原村干部的法律责任。
同期声:东方市八所镇小岭村村民张明安(他(黄成模)到小岭村,我们很多的老百姓都握着他的手(说),没有黄书记,小岭村就没有今天)
解说:黄成模到东方市工作以后,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市政府联席会议,专门研究信访工作,把这项工作当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精心打造党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
同期声:东方市委副书记王应才(上访变为下访,我觉得我们黄成模书记对这个问题,他看得很重的,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
解说:黄成模在东方市工作不设秘书挡驾,他担心秘书阻了言路,影响判断。因此,只要不下乡,他办公室的门从来都是敞开着,任何人都可以进去与他交谈,反映情况。他办公室电话和手机号码也全部对外公开。
有人问他:你这个市委书记,老是有人来说这说那,你烦不烦?对此黄成模很坦然。
同期声:东方市委书记黄成模(老百姓来上访,本身对我们领导就是一种期待,更是一种信任)
解说:黄成模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工作不到位的干部,没有不通情达理的群众。他要求东方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与老百姓多接近、多沟通,用实际行动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解决问题。
同期声:东方市信访局长符秀萍((黄书记跟我讲)群众上访的时候一定要热情,假如群众说需要找我反映什么问题,什么时候要求见我,你们就什么时候打电话给我)
同期声:东方市八所镇十所村村民卢狗仔(现在农民有什么事有什么困难去找他,他都平易接见,随便时间,他现在没有时间,他等一下会抽时间来接见。我曾经到市委就看到他两次要时间来接见我们)
解说:板桥镇新园村是一个偏僻的黎族村庄,因为水库放水闸门受损,长期得不到修复,无法蓄水。一到旱季,河床上流外来承包土地的开发商就把河道拦断取水,下游的群众无法引水灌田。由此引发了一些当地群众与外来开发商的矛盾,直至发生了械斗事件。
事件发生后,黄成模亲自到新园村与群众谈心,并在新园村现场办公,为该村解决了土地、水利和办公室等问题。由于工作到位,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理解,事情也得到了圆满解决。
同期声:东方市新园村村民邢贻强(我们村里老少都很感谢黄成模。他把土地要回了,归我们群众,让我们享福)
解说:为了感谢黄成模,2004年8月,新园村800多名群众特地派了几名代表,带着自家产的大米、蜂蜜、米酒及一封用两张红纸写成的感谢信送给黄成模,表达他们对这位真正的人民公仆真实的爱戴之情。
在东方,对矛盾突出的村庄,黄成模总是带着他的一班人及各级信访部门集中精力去解决。2002年八所镇十所村进行换届时,情况十分复杂,黄成模不顾工作劳累,“十进十所选村官”,最终使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维护了农村的稳定。
同期声:东方市八所镇十所村村民符保((他)对我们农民关心很大,因为水利搞好、公路搞好、选举搞好,“三好”嘛,所以农民很满意)
解说:“老汉五年上访讨公道,书记一日接访送佳音”;“老上访给市委书记送来感谢信”。这个故事在东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并被省、市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这位老汉就是东方市八所镇那等村70岁村民符天有。1997年海南西线高速公路修建时,征用了他家1.8亩土地,按规定老人应得到4500元的补偿款。这笔钱当时已拨到镇里和村里,可符老汉万万没有想到,这钱他一分也没有拿到。为了讨个说法,拿回属于自己的补偿款,老人开始了长达5年的上访路。他多次到海口、八所,找政府申诉,上法院告状。5年来,在村里通往八所的路上留下了这位老人一串又一串沉重的脚步,留下了这位老人一次又一次失望的背影。黄成模上任市委书记不久,老人本着试一试的想法找到这位新来的黄书记,含泪倾诉了他的苦衷。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两个月后,他就如数拿到了补偿款。曾经上访了5年的老大难,终于在市委书记黄成模的关心和帮助下得到了解决,于是就有了本片开头的那一幕:符老汉能不老泪纵横吗?……
2002年7月19号上午9时,符天有满含深情地写了一封感谢信制成匾额,专程送给东方市委书记黄成模。
黄成模为百姓伸张正义的事很多。2004年5月10号,东方市感城镇布磨村48位村民给黄成模赠送了一块写着“爱民如子,公仆风范”的牌匾,感谢黄成模为他们伸张正义追回35万元的存款。
同期声:东方市感城镇布磨村村民苏福秀(把我们这笔钱要回来,我们全村群众感谢他。讲一句老实话,第一是我父母生我;第二,我觉得他就是我的第二父母)
解说:到群众中去,到基层最困难的地方去,直接听取群众的意见,是黄成模多年的工作习惯。1995年黄成模从部队副师职岗位转业到海口市振东区任区委副书记时,他就不断告诫自己:不争个人政绩,但要以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党旗增辉添彩。在96年底担任振东区委书记后,黄成模经常往基层跑,在调研中,群众不断向他反映,居委会干部不管事,群众有事找不到,不少党员想过组织生活没人问,群众反映的事深深触动了黄成模,使他认识到了必须把街道党建工作向社区延伸,为这些党员建一个“家”,于是他提出“让居委会的牌子亮起来,让居委会的干部红起来,让居民群众乐起来”的社区党建创建工作目标。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振东区社区党建工作迈上了新台阶,率先在海口实现了“一个居民区一个党支部”的目标。
这是海口市中心城区东湖里社区,在这个居委会办公室的墙壁上挂着无数的小卡片,它们详细地记录了在这里居住的每一户人家的情况。
同期声:海口市东湖里居社区居委会主任赵世龙(从这一块来看,我们居民区里面的居民群众有什么事需要我们做,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们帮忙,我们都可以了解得很清楚,我们都随时掌握他们的情况,我们都随时可以为他们提供服务)
解说:像东湖里这样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的社区当时在振东区就有50多个,振东区的做法和经验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1999年2月,国家民政部确定振东区为中南六省唯一的“全国社区建设实验区”。1999年9月,振东区从北京全国社区建设会议上,抱回了“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区”这块闪闪发光的牌匾。2000年1月,全国创建文明社区现场会在振东召开,一时间,“北学沈阳、南学振东”成了与会者的一致共识……
同期声:海口市东湖里社区居委会主任赵世龙(我感觉到黄成模书记首先要感谢,老百姓现在要感谢我们居委会,首先要感谢我们的黄成模书记,如果没有他当时的工作思路做,我们也不可能做得这么好)
解说:在东方,黄成模第一年就跑遍了全市10个乡镇223个自然村以及所有的驻市企业,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对基层组织存在的问题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他坚持能解决一个就解决一个,一时解决不了的就耐心细致地向群众解释清楚,消除群众心中的怨气。四年来,黄成模亲自解决信访问题700多件(次)。如今,东方的群众群体上访的少了,越级到省里上访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
东方市委市政府的一系列实际行动,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同期声:东方市委书记黄成模(我不是父母官,老百姓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做父母的来找我们子女办事,这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如果哪一天,东方的老百姓不来找我们,那就是非常危险了)
二、渠通水到农田绿
解说:东方市在海南岛的西部,境内有7条河流,大小水库30多宗,尽管水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人们眼巴巴地看着滔滔的河水白白地流人大海。人们困守着大片土地,靠天吃饭,忍受着干旱的煎熬。
东方市年平均降雨量不足1000毫米,而年蒸发量却在2300毫米以上,全市有三分之二的耕地是“望天田”。东方缺水,老百姓渴望水,已经好多好多年了!
2001年底,黄成模上任东方市市委书记后,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水情即市情、水兴则市兴”的发展理念。
东方市戈枕水利南干渠径流长达20公里,早年灌溉水田15200亩,曾被当地群众称为“救命渠”。可惜在2001年前,由于年久失修,这条水渠有15公里长的渠道老化,水渠断流了10年多,万亩良田守着水渠就变成了荒地。许多农户只能掏钱买粮吃。刚上任的黄成模就听到群众怨愤:机关领导爱坐办公室,划圈圈,为什么一条老百姓的“救命渠”却没人管?
听到这些话,看着这条渠和老百姓的日子,黄成模心里很难过,他决定以修复加固这条水渠道为契机,为群众办实事,密切联系群众。但是,要修复、硬化这条15公里长的渠道,按常规需要投入资金600万元,当时东方市财政只能挤出100万元,资金缺口很大。
这是一条“救命渠”,经费不足也要修复!
经过讨论,黄成模提出并号召全东方市的万余名干部职工与驻地部队官兵全部参加义务劳动,开展水利“大会战”,并且规定:任何单位不准摊派,不准转包,干部必须亲自上渠出力流汗。黄成模亲自带头上工地。经过20天苦干,全市义务劳动完成了70%的工程量,整个工程仅花200万元就完成了第一期任务。
(1)黄成模劳动画面以及与机关干部吃住工地画面
(2)群众现场唱歌(共产党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哪里有了共产党……)
解说:如今,戈枕水利南干渠两岸的群众又听到了潺潺动人的流水声,又看到了东方广阔的感恩平原一派蓬勃的生机。
初冬时节,记者走在感恩平原大地,只见渠道里流水潺潺,农民或抽水、引水浇灌,或忙着运肥,或耕田插秧,水快活地在沟渠里流淌着,水到之处,滋长着一片新绿。放眼几百亩瓜菜地,成片的菜苗在阳光下泛着绿油油的光。
同期声:1、东方市八所镇小岭村村民林俄女(以前没有水时,我们总是到外面包地,现在有水了,我们都在家里田地上种(玉米))
2、东方市八所镇小岭村村民卢团生(现在戈枕水利有水了,我们收成也多了,反正一种就有收入)
3、东方市三家镇酸梅村村民符祥庭(我们的抽水机已经可以利用了,现在我家种15亩瓜菜,比以前好多了)
解说:除了修建戈枕水利南干渠外,东方市还修复了高坡岭南干渠、益兴村水利渠道、陀兴水得利南干渠等。四年来,东方市先后组织了11次水利大会战,硬化渠道308公里,比前13年所硬化渠道的总和还多,恢复农田灌溉面积11.6多万亩,有22万农民受益。
解说:渠水流到了万亩农田,更流进了老百姓的心田。
2004年1 1月11号,板桥镇7个村的村民代表兴高采烈地抬着一块牌匾赠给市委书记黄成模。
字幕:板桥镇7个村的村民代表送牌匾给黄成模
现场声:(感谢黄书记啊,我们抱利村人民都感谢你)
解说:2005年春季,海南发生了严重的旱情,面对旱情,黄成模等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抗旱,由于防旱抗旱措施及时,加上几年来先后硬化了几百公里的渠道,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了最大经济效益和作用,使得东方市在大旱之年早稻仍夺得丰收。中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11督导组组长王洪章及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在东方市视察时说,今年海南干旱,但在东方几乎感觉不到干旱的现象。2005年3月15号,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汪啸风对此批示:东方的情况令人鼓舞,全省要努力做到大旱之年不减收。
2005年9月27号,由于受台风“达维”的影响,大广坝水位超过了警戒线,顿时昌化江下游水位急剧上涨,附近村庄的河堤出现决口,日新村、大新村等六个村庄面临被淹的危险。黄成模接到报告后,立即带领相关人员火速赶到现场,与1000多名干部群众及武警官兵一起打沙包、堵洪水,经过近5个小时的奋战,所有决口成功堵住,保住了附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村民说,这样的抗洪场面已经多年不见了。
水利基础设施的完善,促进了香蕉、芒果、冬季瓜菜等热带高效农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据统计,四年来东方市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6%,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3080元。
同期声:记者:群众都称你“水利书记”,对于这种称呼你喜欢吗?
同期声:东方市委书记黄成模(我自已非常满意这个称呼,因为作为一个书记,到一个地方去,能得到一种称谓,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奖赏和荣誉)。
三、热血温暖百姓心
解说:没有肚皮,哪有脸皮。这是黄成模经常在大会小会上讲的一句话。东方市缺水,可以说,在东方市最缺水的是八所镇罗带村。
以前这个村人称“黑齿村”,村里男女老少都有一口黑牙齿,远近闻名。上世纪七十年代,防疫部门来村里化验水质,发现罪魁祸首是饮用水中含氟太高。
同期声:东方市八所镇罗带村村民陈文达(我们罗带村这几年(村民)吃了这个水以后得癌症的人很多,发现这个水这样以后,我们都到福久村几公里的地方拉水,牛车拉呀、拖拉机拉呀。反映,以前反映过,但反映过了以后就没有解决)
解说:黄成模说:“为民办实事,临门一脚要有力。”
2002年1月6号,黄成模在检查田洋整治工作时知道了这事,立即到村里了解情况,要求有关部门“不讲任何条件”,务必在两个月内把水管接到群众的家里。2002年春节前,盼望了50多年的罗带村人终于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
同期声:东方市八所镇罗带村村民卢三红(黄书记他今天送水到我们罗带,我们就给他歌颂一首歌,怎么歌呢?我就唱给大家听:成模书记到东方,他的心中有主张,吃水不忘黄书记,带领我们奔小康。我们罗带全村人就是要写一首歌,来表达出我们的心情)
解说:在黄成模的办公室里存放着这样的一块牌匾,上面写着:
敬送:为我筹款治病,让我获得新生的好书记黄成模同志。
为民书记 再生父母
黎族教师李秀莲
2004年7月28日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2002年7月,东方市板桥镇中心小学黎族女教师李秀莲患乳腺癌,没钱治病,生活十分困难,无奈之下,李秀莲给黄成模写了一封信。黄成模知道情况后马上带着市教育局领导前去看望,当场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300元给她,随后发动全市教育系统教职员工和市总工会进行募捐,共筹措了25000多元给李秀莲,使李秀莲的病得到了及时治疗。
同期声:东方市板桥镇中心小学黎族教师李秀莲(要是没有黄书记的照顾和关心,我现在不可能坐在这里。我这条命算是黄书记帮我捡回来的,我和我的家人非常感激他)
解说:天安乡良任村农民张海明长期患一种严重的皮肤病,当地老百姓称“银屑病”,全身化脓结疤像鱼鳞一般,村民认为他中了邪,都不敢接近他。黄成模到村里检查工作时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去看望。
同期声:东方市天安乡良任村村民张海明(黄书记当时看到我躺在床上时,就跟我握手,他说,你这种病肯定会好的,他会想方设法把我这个病治好,后来他就介绍了东方市皮防所,还有其他专家来看我这种病。过后他们又到海南省人民医院拿药给我治疗。我得到了这种病,还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我当时在床上就流着眼泪)
解说:黄成模出生于农村,苦难的童年,磨练了他的刚毅性格,贫寒的家境孕育了他的平民情结。他这辈子注定要与老百姓心相印,情相连。
黄成模经常惦记着一些贫困群众的生活,特别是一些五保户,他每次进村都要看一看当地的五保户,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
这位80多岁的符驼湃是东河镇玉龙村的一个五保户,她原住在一间不足5平方米的破烂茅草房里,生活潦倒。黄成模在基层调研时发现后,当场把身上仅有的700元钱捐给了这位老人,过后他还想尽办法,筹措了6000元为这位老人盖了一间20平方米的瓦房,让她赶在冬天来临时住上。现在,这位老人逢人就说“政府好。”
黄成模虽然因工作需要调离了海口市,但是他每次回海口时,都会抽空去看一看原振东区一些困难群众。
现场:黄成模看望海口困难群众。
同期声:海口市新安社区新安村村民林仁杰(黄书记调到东方市当市委书记后,(每次回来)都来看我,很关心我的)
解说:这位鹿大夫是一名党员,名牌医科大学毕业,几年前从外省调来海口下岗后,很有一种失落感,黄成模在调研中知道后,鼓励并支持她办起了这家诊所,为周围一带居民服务,诊所不但解决了她家和15个助手的就业,同时还大大方便了小区的居民。
同期声:海口市新利社区卫生服务站主任鹿海燕(我觉得我今天的一切都是与黄书记的关心分不开的,可以说吧,他是我生命当中的一个贵人,他调走后,(我们)非常舍不得他(走),我们经常在电视、杂志、党报里面去寻找,寻找他的信息,寻找他的消息)
解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美丽的“都市村庄”,是海口市美兰区西坡新村,然而,五年前,在新埠岛开发区规划搬迁时,这里的182户村民们还不愿意从老屋里迁出来。面对急难刺手的事儿,黄成模利用五一长假,进驻村里,每天找农民谈心,终于使群众识大体、顾大局,20多天就全部搬完了。没有一家“钉子户”,没有一个人违规上访。
“搬迁后村民的日子过得怎么样,生产如何安排?”,黄成模总放心不下,干脆打起背包再次住到了西坡村的临时居民点。
现场:黄成模与村民同吃同住情景
同期声:海口西坡新村村民王三(他(黄成模)总是跟我住,住了一个多月,我吃什么他就吃什么,他不嫌菜差,他也不嫌饭多烂,多差他都吃)
解说:短短的40多天,黄成模为搬迁的全村群众拉了水电,架了电视,铺好了大路。西坡新村按规划动工,182户也全部安顿好了,黄成模才打起背包回去。
同期声:海口西坡新村村民吴永英(在整个搬迁建房子工程中,“五一”节放大假,(他)不放假,春节也要过来看一看,在搞基础的时候刚好碰到大台风,百年一遇的大台风,他还是要冒雨来看,冒雨来看整个村的设施,所以在各个时期在西坡村里面都留着黄书记的脚印)
解说:东方是海南省的一个贫困市,至2001年止,全市还有232名党员家庭年收入不足1200元,其中有些还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村干部和老先进。由于贫困,这些党员在当地群众中没有威信,说不上话,有的甚至“破罐子破摔”,情绪消极。
“党员自己都没有脱贫,怎么能指望他们带领群众致富?”黄成模心情沉重。于是,在他的倡议下,东方市在2003年9月启动了“党员扶贫互助工程”,全市97个基层党组织和115名党员干部与这些贫困的党员贫困户“结对子”,从思想、资金、技术门路等方面,扶持这些党员脱贫致富。
在东方,大家都知道,黄成模有一句名言:“过节不收礼,只收好建议”。
然而,有一次他却收下了一份“厚礼”——四斤多的花生油和一些土特产。送礼的人是四更镇下荣村一位76岁的老党员,他叫吉德武。
吉德武给黄成模送礼现场
同期声:东方市四更镇下荣村村民吉德武(感谢黄书记送给我的牛、花生种子和抽水机,什么东西都给我,我没有什么东西报答黄书记,只能拿一点花生油来报答你)
解说: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吉德武由于年纪大,家里劳力不足,再加上自然条件差等原因,吉德武家生活十分困难。黄成模知道后,先后给吉德武送去了一台价值1200元的抽水机,一袋花生种子和两袋化肥。2001年黄成模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2003年春节他又用全国总工会发给他的1000元慰问金,买了一头怀了孕的母牛送给吉德武。如今,吉德武的花生有了好收成,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东方市实施“党员扶贫互助工程”,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困难党员的心坎上,使一些贫困党员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增强了贫困党员在自已脱贫的同时带领乡亲们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信心。
八所镇新北村老党员林瑞保,这位农村特困党员和老伴一直居住在一间低矮破旧的瓦房里,由于年久失修,瓦房的横梁已折断,是由几根木棍顶着,屋顶上还漏了几个洞,瓦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黄成模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他从工资中拿出500元给林老买水泥,又发动市委组织部等机关党组捐款,发动该村党员帮工,终于使林瑞保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平顶房。
同期声:东方市八所镇新北村村民林瑞保(有了黄书记,有了共产党,我才有了新房子住,我要感谢黄书记,感谢共产党,要跟着共产党走下去)
解说: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东方市启动了“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以及子女上学、外出务工等问题,使这项活动真正成为群众的满意工程。
四、跋山涉水为黎民
解说:黄成模说:“老百姓心里有杆称,他们正是从我们所做的每一件实事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实实在在地体会到我们党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
东方市有个冲俄村,住着18户黎族同胞和15户苗族同胞。很久以来,因为路途遥远,群山阻隔,这个偏远的村庄几乎与世隔绝,村里好多人都没有出过村子,学龄儿童无法上学接受教育,群众没有喝过干净的水,用电更无从谈起,一到晚上,整个村里漆黑一片。几十年来,村里的黎苗同胞,一直在闭塞的环境和原始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中艰难的生活着。
黄成模知道后决定亲自上村里了解情况,发动群众搬迁。
2003年8月19日下午1点,黄成模和几名干部徒步从当地乡政府出发,冒着雨,翻山越岭,爬山涉水,行程38公里,于当天傍晚6点多钟,才走到冲俄村。
现场:黄成模冒雨爬山涉水情景
解说:到了冲俄村后,黄成模顾不上又饿又累和全身湿透,立即挨家挨户走访。
现场:黄成模走访、座谈情景
同期声:东方市委书记黄成模(看了后,我对胡锦涛总书记讲的“群众利益无小事”感触很深,看到我们黎族苗族同胞生活这么艰难,我的心情非常沉痛)
解说:在冲俄村年龄最大的盆清贵老人家里,黄成模与老人促膝谈心,给老人家讲述外面的世界,向他们描绘今后的生活,表明政府让他们搬迁的良苦用心。当晚,黄成模在盆清贵老人家里住了下来。
字幕:黄成模吃住农家动员搬迁
解说:第二天,这位老人激动地说:“解放这么多年了,还没见过这么大的官来看我们,这么关心我们。”
几天后,黄成模带领东方市四套班子领导成员,一起到距市政府一百多公里以外的冲俄村新址,现场办公,当场落实新村建设的各项事宜。
2004年1月12号,冲俄村33户黎苗同胞终于告别了近一个世纪在深山老林里过着的生活,走出大山,搬进了党和政府为他们修建的崭新瓦房,还用上了燃气灶,看上了彩电。
黎苗同胞搬新居现场
同期声:东方市江边乡冲俄新村村民(黄书记带我们出来,我们相当欢喜,我们不走回老村了)
字幕:冲俄村村民赠送牌匾给黄成模(共和国脊梁、黎苗人民儿子黄成模书记——德政惠民)
解说:冲俄村黎苗同胞搬出大山后,生活又怎样了呢?黄成模时时挂念着他们。2004年11月15号,黄成模再次来到冲俄新村。
黄成模看望百姓情景
现场声:冲俄新村村民(感谢黄书记,没有黄书记,我们还像猴子一样住在山林里)
黄成模与村民吃饭和对话
现场声:(黄成模:从那个老村搬到新村来,我们村里的粮食都够了没有?农民:够了,小孩上学有什么问题没有?农民:小孩上学没有什么了)
解说:吃完晚饭后,村民们又开起了篝火联欢晚会,欢迎他们心中的好书记再次来看望他们。
现场:篝火,黄成模与村民跳竹杆舞隋景
现场声:黄成模:我的舞跳的好不好呀?村民:好
现场:黄成模与村民握手道别、村民送行场面。。。
五、风帆高挂旭日升
解说:黄成模说:“人民给了我们这个位置,就要为人民办实事,而不能挣自己的什么”政绩“和脸面。东方不是演戏和作秀的舞台”。
东方市地处海南省西南部,西临北部湾,在海南的发展规划中,东方被定位为全省重要的一个经济发展基地,目标是建立起一个经济发达的工业重镇。
根据这一定位,黄成模提出:“项目带动是东方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发展,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黄成模抓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东方投资开发天然气的契机,提出了“做大做强中海油,就是做大做强东方市。”和“服务也是生产力”的发展理念。
为提高对企业服务质量,东方市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对来东方投资的企业实行“一站式”窗口服务,减少工作环节,简化审批手续,最大限度地向“零环节”靠拢,为落户东方的企业建立现场办公制度。黄成模还与企业建立了定期磋商制度,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定期与企业进行情况沟通。黄成模说:“为中海油服务要一路开绿灯,谁也不能挡中海油的道!”
同期声:海洋石油富岛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加玲(像在土地的使用上、像在房屋的建设上、以及与当地居民的关系上,黄书记都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给我们东方化工城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所以我们才有今天化工城跨越式的发展)
解说:黄成模提出,服务企业永远不说一个“不”字。黄成模充分利用东方化工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全面推行“亲商、安商、富商”政策,开展“推进项目年”活动,出台各种优惠政策,积极招商引资,使一批技术含量高的油气化工下游产品项目、能源项目及商贸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相继落户东方。
中石油燃料油销售总公司投资兴建的奥里乳化油固硫剂项目,原来的计划不是在东方落户,然而投资商在与黄成模接触后,最终还是动心了。
同期声:奥里乳化总公司总裁马宝荣(我们来了三次,都找不到黄书记,(后来)在田间上,(看到)他挽着裤子,满脚都是泥,哎呀,我们看这样的书记很少见。后来我们胡总过来以后一拍板,投资)
同期声:好当家集团公司副总裁唐远光(自从黄书记来了以后,我们就感到,我们非常有信心地把我们的事业做好)
解说:黄成模提出,企业“门外”的事,就是政府的事,做好企业“门外”的事,是政府应尽的责任。随着中海油东方化工城的发展壮大,每年都有百名左右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来到中海油工作。可是,近三年来,业务骨干中却有40多人离开了东方,黄成模深感惋惜。通过调查了解,得知部分人离开的原因主要是在东方找不到配偶或不好找配偶。为了栓心留人,帮助企业的技术业务骨干在东方成家立业,让技术人才全身心投入东方化工城建设,东方市出台了《关于解决中海油技术业务骨干“择偶难”问题的若干规定》。
现场:黄成模在中海油与技术人员交流(黄成模:我们在外面工作的人,老婆就是泰山,把泰山移过来,我们就把根扎在东方)
中海石油化学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赵希宝(所以在这里,我和我的家人非常感谢市领导和我们公司领导,对我家的照顾,现在通过老婆调来东方以后,老婆孩子在身边,工作上后顾之忧没有了,完全把精力全部扑在工作上、生产上)
解说:目前,中海油投资26.8亿元,设计生产能力为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大颗粒尿素的富岛二期工程已正式投产,加上1996年10月建成投产的一期工程,东方化工城尿素年产量达到14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大颗尿素生产基地。东方l—l天然气田项目、东方至洋浦至海口天然气输气管道工程、3万吨甲醛项目、3200万条生产规模的纺织袋厂等也相继建成投产。而总投资14.7亿元,年产量达60万吨的全国最大的甲醇项目也将于2006年10月正式投产。短短的几年时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在东方投资已超过100亿元。此外,年产12万吨的三聚氰胺等项目也正在加紧筹划之中。在这些项目的带动下,东方市经济平稳增长,四年来GDP平均增长14.3%,2005年东方市GDP预计实现41亿元,比2001年翻一番。2005年东方市财政收入预计达1.8亿元,同比增长30%。
黄成模自豪地说,预计到2010年,东方市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76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2200美元左右,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将跨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改善,基本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跨越。
宏图已经舒展,风帆已经高挂,旭日已经升起,东方正昂头挺进——
一座现代化的工业重镇和滨海港口城市,即将在海南西部海岸崛起!
感恩平原是如此的朴实、宽阔,她将永远牢记为她付出心血、为她做出贡献的人!
展示牌匾、锦旗、感谢信的内容
同期声:东方市干部群众评价黄成模:
(1)东方市市长吴清贵(我个人发出内心的感受到,跟班子其他成员一样,非常感谢省委派来这么一个好同志来给我们当班长,使东方市的各项工作都全面上了一个台阶)
(2)东方市老干部张德川(他在这几年来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和做出的决策,我看我都很难找到某一项工作是不得人心的)
(3)东方市老干部张鸿兴(黄书记到东方是东方人民的福气,所以东方人民舍不得黄书记走也是出于这点)
(4)东方市老干部李焕新(他给东方带来了一个大好的形势,给我们干部群众带来了一个好的心情)
(5)东方市干部唐道勇(黄成模书记给我最大的感觉是务实,他这个人说到做到)
(6)东方市干部罗大波(我们在他身边工作,感觉他既像一位慈祥的父亲,又像一位真挚的朋友)
(7)东方市干部张达雄(只要我们老百姓需要解决的问题,他都到村里面来进行解决,所以,这样的书记很难得,我也很少见这样的书记)
(8)东方市干部陈家江(他为老百姓解决了许许多多的生产生活问题,他亲民爱民的公仆形象在我们山区广为流传)
(9)东方市群众唐启发(黄成模平易近人,像个老百姓一样,什么时候都穿着布衣,我们不但叫他百姓书记,还叫他布衣书记)
(10)东方市群众苏福秀(我们甚至说,他要是在东方几年,可能东方就发达了,群众不知道怎么样敬仰他了)
同期声:东方市委书记黄成模(党和人民给了我很高的评价,也给了我很多荣誉,其实我也没有什么高明的做官技巧,我只是有一颗常怀爱民之心)
解说:黄成模,这位被百姓称为“草帽书记”、“水利书记”的基层领导干部,将继续在东方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留下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公仆端端正正、踏踏实实的人生足印!
黄成模,这位不争眩目光环,不求惊人壮举的普通共产党员,如一缕清风,在东方这片土地上报告着春天的讯息……
黄成模近年来获得的荣誉:(滚字幕)
1997年海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0年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贡献者
2001年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2002年获“共和国的脊梁”世纪之星金奖杯
2002年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创建活动贡献奖
2002年海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2003年海南省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优秀等级奖”
2003年海南省首届十大新闻年度人物
2003年海南省拥军优属模范
2004年获广州军区首届“国防之星”提名奖
2005年海南省2004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优秀个人
2005年海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
从1995年到2005年,黄成模共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个人荣誉奖项20个。
海南广播电视台
2005年12月1 9日
片尾字幕:
撰稿 刘彦
采编 刘彦 陈子文 黄洪 符巍 卞王玉珏 陈荣川
非编 李华
字幕 林正
配音 郭雅君
监制 魏苍广 王坤
总监制宋锦绣
责编: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