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7月15日《重庆晨报》报道,西南大学日前在国内首次亮相古诗体《大学生诚信守则》和全新的大学生诚信网络考核系统,规定大学生在校恋爱“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的情况将作为是否诚信的评判因素之一。
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从大学开始,这是好事。但问题是,将大学生在校恋爱“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的情况作为是否诚信的评判因素之一,并纳入系统接受统一评分,则让人不敢苟同。关键在于,这实在不好判断和取证,无法操作。
恋爱是两个人之间的私密、微妙之事,而感情又是人世间说不清、道不明的,遇到是是非非、恩恩怨怨,往往连恋爱中的两个人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又何况校方?所以,到底是谁欺骗了谁的感情,缺乏客观尺度,不好下结论。
“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正如有人所说,这是一项模糊到不能再模糊的“评价标准”。诚信的定义虽然简单,但具体到细节上往往就不那么容易下了。我想,如果有谁能设置出一套令人信服、让人广泛认同的考量细则,那无疑堪称人类的一大发明创造了。
并不是说恋爱不包括道德的因素,也不是说恋爱中不存在欺骗之事,只是想说,因为评价标准没有可操作性,所以“将大学生在校恋爱‘是否存在欺骗他人感情’的情况作为是否诚信的评判因素之一”,很不现实。学校大可不必去较这个真、钻这个牛角尖。有此精力,不如拿去做些其它事情更好。
西南大学的古诗体《大学生诚信守则》和全新的大学生诚信网络考核系统,确实让人眼前一亮,然而,我们鼓励创新并不意味着鼓励那些盲目的、不靠谱的创意。还是那句话:诚信的归诚信,爱情的归爱情。如果为了追求轰动效应而不顾效果如何地搞一些所谓的课题研究,那么,初衷再好也会半途而废。黄哲雯
相关链接:
责编:李秀伟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