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流行的一封情书
1982年9月19日11时44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斯科特·法尔曼在一个互联网电子公告板上第一次使用了微笑符号“:-)”。这个由一个冒号,一个连接号,再加半个括号组成的符号已经成为最为流行的网络语言之一。今年夏天,网络上又流行起了“雷”、“霹雳”、“囧”、“槑”等词汇。在有些人看来,“网民的智慧是没有止尽的,这种表达方式很创新、很时尚、很‘火星’。”
网络是一个宽广的平台,台上的人很风光,台下的人很热情,而台上台下又有着许多共同的意趣。不过,自诞生之日起,网络语言就饱受争议和质疑。近些年来,“网语”更是跳出了网络,频频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亮相,并经常出现在“新新人类”的日记和作文当中。如何面对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的冲击,这个问题似乎让人有点儿“囧”。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