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高招办6月13日公布,由于设备陈旧老化,导致印刷不清晰,提供的答题条件不完整,全省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Ⅱ卷第23题中的3个得分点,除空白卷外,不管答案为何,均按正确答案对待。
实在是奇闻!严肃万分的高考,竟也会犯低级错误,试卷印刷不清,条件不完整,岂非开了天大的玩笑?然而,甘肃高招办居然将问题归咎于设备老化,更成了笑话中的大笑话。
不清楚高考试卷印刷的流程究竟是如何设置,涉及多少关口,有多少人为其把关。但不难想象,最起码要比印教材更严格,要经过更多的层层把关、层层校对,绝不能允许出现一丁点儿错误。可是万分不幸的是,仍然出现了错误。
明明是出错了,但很有趣的是,甘肃高招办公布消息之时,在用词上显得“锱铢必较”,绝不肯出现一个“错”字,而只用“问题”去定性。回避“错”字说明,“潜意识”或“显意识”里,甘肃高招办还想文过饰非——尽管它也表示“这一问题的责任完全由甘肃省高等学校招生办公室负责”。然而,假如按照它的逻辑去追究责任,似乎最后应该处罚的是设备,则岂非又让设备当了一回“替罪羊”?这或许是学银行——银行每次出错,就会归咎于电脑,或ATM机。
须知,这道“错题”和这份“错卷”,反映出整个高考工作的疏忽。从流程上看,印刷出错,已经不可容忍;错误没校对出来,已经不可再忍;而试卷进入考场拆封之后,未能第一时间发现错误,并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直到最后的阅卷环节,才突然发现错误,实在太说不过去了。各个责任环节,必须严肃究责。
涉及到众多家庭的切身利益,都不能没有一个像样的答案——至少,错不在设备,而在人。
摘编自《钱江晚报》6月15日文/东魁
相关链接:
责编:李秀伟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