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日,在缅甸生活长达60多年的中国远征军老兵、广安籍88岁的老人刘召回终于回到四川省广安市岳池县裕民镇陶家沟村,与家人团聚。据了解,1942年3月,在抗日战争最为关键的时刻,10万中国远征军从畹町走出国门,抗日救国。战后,有上千远征军留在了战场缅甸,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异乡生活。今年5月,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下,找到尚在人世的留缅中国远征军老兵21人,分别生活在缅甸密支那、曼德勒等城市。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84岁,最大的91岁。其中四川籍远征军老兵有5人。 中新社发 杜修战 摄
九名流落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五月三十日从云南瑞丽畹町口岸踏上回乡探亲之路。六十七年前,他们从这里走出国门抗击日本侵略者,今天他们从这里返乡寻亲,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当日,老兵们还参观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碑及瑞丽口岸,感受了祖国的巨大的变化,当地政府高规格宴请他们。图为老兵进入中国境内受到热情欢迎。 中新社发 保旭 摄
5月30日下午4:15,9名老兵在儿子、女儿或孙子的搀扶下,列队从畹町桥回到了阔别几十年的祖国。
这支沉默的队伍,尽管步履蹒跚,却走得坚毅、凝重。60多年前,他们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浴血奋战,却一度被历史无情抛弃。这次探亲对他们来说,是第一次也许是最后一次。
喧嚣的欢迎人群在迎面走来的这支队伍前瞬间安静了下来,人们被老兵们虽然衰老却英姿尚存的气势所震撼。终于,有人打破沉默鼓起了掌,更多的掌声随之热烈地响起。
这是几十年来最大的一个中国远征军老兵回国寻亲团。
2009年4月第15期的《瞭望东方周刊》,刊登了一组有关流落在云南边境或缅甸的中国远征军的故事,这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该组报道的主要采写记者孙春龙决定发起一次远征军老兵回国寻亲活动。孙春龙在缅甸寻找到24名还健在的远征军老兵,由于种种原因,此次回国的老兵只有9名。
94岁的经明清泪如雨下。他22岁参军开赴滇缅战场一线,后来到了印度,抗战胜利后辗转来到缅印边境的格力谬,70多年间他从没有回过家乡江苏南京。踏上祖国土地后,经明清不停地对孙春龙说:“我弟弟病重,我要赶回去看他,明天能买到飞机票吗?”其实经明清的弟弟多年前就去世了,老人收到弟弟病重的信是多年前写的,老人的记忆还留在那一年。
抗战时,经明清是新编200师机械化部队的装甲兵,抗战胜利后,他回印度取回了自己存在那里的积蓄,在格力谬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由于害怕被抓回去,他把自己的名字“经乘国”改为“经明清”,并与一位有中国血统的缅甸女人结婚,育有两男四女。为了养家,他舍不得用辛苦赚来的钱回家探亲,“那要很多钱,这足够给家里添置更多的东西。”
尽管年事已高,但探亲团的老兵们都非常乐意接受采访。曾在38师任少尉的钟玉清总爱对记者说:“你听我慢慢给你讲,这个历史很长。”
原以为要回国“吃太平粮”的钟玉清,却获悉部队回国后要北上“剿匪”,于是他从部队逃了出来,留在了缅甸曼德勒。“我不想再打仗了。为了国家,我打了8年的仗,我们把日本人打败了,却要回去打内战。老百姓生活那么艰苦,他们的眼泪还没有干,为什么要这样互相残杀。所以我决不回去。”他说。
记者问他:“这么多年在国外,您觉得苦吗?”老人叹了口气:“苦啊,怎么不苦。在国外语言不通,又没有钱,只能靠做点小生意维持生活。有时还要隐姓埋名,不能对人讲自己过去的历史。”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