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该像爱护身体一样呵护自己的心灵
5月25日,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如约而至。
北京市卫生局发布播报,北京地区大学生抑郁症患病率达到23.66%,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另据对北京16所大学的调查,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的人数分别占总因病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精神疾病在不少高校中已成为大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
是什么让那些年轻的心激情不再?如此灿烂的时光,又该如何珍视?“5·25”——“我爱我”,这个特别的日子提醒年轻的学子们:像爱护身体一样呵护自己的心灵。而对全社会来说,该以怎样的态度看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更加值得思考。
大学生真的很脆弱吗
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调查显示,26.5%的受访大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而另一项确切的统计是,2008年,仅教育部直属高校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达到历史顶峰,其中北京为23起。今年以来,全国已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有近 10起,有关数据表明,自杀已经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接连见诸报端的涉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极端事件总是让人们发出这样的感叹:“现在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而事实上,大学生真的心理很脆弱吗?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宋振韶博士对此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事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普遍还是比较积极的。”
中国农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中心主任施钢10年来对该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的结果同样印证了这一结论,“我们的普查从1998年开始,到目前比值基本稳定。”
对于社会舆论显示大学生心理问题比例“上升”的现象,施钢直言道:“不是绝对值的问题,而是民众对大学生及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关注度在提高,对心理卫生问题的关注度也在提高。”他说,“其实中国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率比国外低得多。”
宋振韶也认为,之所以大学生群体给人一种“问题很严重”的印象,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本身就是一个受关注的群体。在人们看来,大学生“不应该”出现问题。他态度鲜明地指出,如果以自杀率作为衡量一个群体是不是心理健康问题最多、最集中的群体,那么,大学生群体显然不是。“据我了解,大学生自杀率在十万分之二到十万分之四,远低于普通人群的十万分之二十三,也低于同龄的其他群体的十万分之十五。”
深究“问题很严重”的根源,宋振韶认为另有两点原因。首先是人们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界定不准确,“如果把一些正常的心理困扰和困惑都归结为心理问题的话,那么,我们的确能够得出大学生心理问题比例呈上升的趋势”;其次,宋振韶对测量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工具本身的科学性提出了怀疑。“比如有的测量工具的题目本身就有‘问题’,不断‘诱导’学生回忆‘负面’的情绪感受,这势必会‘测出’ 很多问题来。”
事实上,如果从寻求心理帮助的学生数量看,的确越来越多。但在宋振韶看来,这是一个积极的信息。“说明人们对待心理卫生的观念在前进,在发展。”施钢则强调,需要正确客观地看待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正向引导社会舆论。
大学生心理变化反映时代特征
大一新生,入学不久就开始失眠,夜晚烦躁,白天精神萎靡,求助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才发现原来她是担心未来找不到工作而焦虑。大三男生,被深深的孤独折磨,最终走进心理咨询中心。老师问他为什么不交朋友,他说,周围没有符合他的朋友标准的同学。
在心理咨询中心,老师们时常碰到这样的案例。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邓小红分析指出, 从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看,首先是就业引发的心理问题增多。其次是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和社交不适。第三是恋爱和性问题。其常见的表现则主要有强迫症状、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和焦虑等。
很显然,经济、社会生活的点滴变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多年与学生接触,宋振韶深有感触地说,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反映了时代的特征,比如感受到了更高的压力水平,表现出了更多的生涯焦虑,人际互动技能呈现退化的趋势等。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春茹最真切的感受就来自就业压力。“现在,除了毕业班的同学会到心理中心接受咨询外,一些非毕业年级的同学也出现了就业心理压力,对就业担心,对未来迷茫,实际上,他们并不清楚自己具体害怕和担心的内容,只是一种茫然。”
而在分析出现上述表现的原因时,施钢指出,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帆风顺,以及独生子女时代造成的幼年缺乏同龄人陪伴等客观因素铸成了今天大学生独有的心理特点。无论是环境适应不良引发的情绪不良,还是人际关系紧张、主观感受压力大带来的情绪障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今天的孩子接受挫折教育不够。之所以在大学期间突然爆发,施钢认为,这与成长过程中家庭对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关注少直接相关,“光重视身体和考试成绩了”。对心理健康的忽视则形成一个累积过程,施钢说,“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处在升学的过程中,由于心理品质引发的问题到了大学这一开放的教育环境中会更易爆发。”
施钢同时提到了互联网,“互联网真是一把双刃剑,人机对话代替了人际沟通,大学生因此缺乏必要、有效的人际交往能力,父母、朋友、同学、两性之间,沟通受阻。”
压力太大,承担太多,当下的大学生的确不容易,“社会大环境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高了,真的很难说我处在他们这个年龄能不能比他们强。”施钢由衷感慨。
相关链接: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