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灾区系列报道之二
文/本报特派四川记者林洪浩周祚
图/本报特派四川记者高鹤涛
被埋80小时后,他被救了出来,就在人们要将他抬上救护车时,他对在场的救援人员说:“叔叔,帮我拿支可乐。要冰冻的。”现场的救援人员都被这句话逗乐了,也“逗乐了悲伤的中国”。这名在地震当中永远失去右臂的17岁少年,就是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的薛枭,他这一简单而乐观的要求,通过镜头,传遍整个悲痛的国度,成为令人温暖的“地震名言”,他也被人们冠以“可乐男孩”的称号。
说话有条不紊、谨慎的回答当中不时冒出一两句玩笑,“少年老成”——这是薛枭如今给人的印象。这也难怪,这一年来他认识了很多人,不但走出家门,去北京上春晚,更跨出国门,到美国转了一圈。
抽不出那么多时间接受采访
同时还有数不清的媒体采访他,用他自己的话形容,“好像要把一辈子的事情都挤到一年里来发生”。
今年2月份,美国佛罗里达州理工大学曾经承诺,只要薛枭高中毕业后,英语成绩达到相应的托福水平,就可以录取他为该校的学生,并全额提供奖学金。为了恶补英语,他选择了到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就读。但薛枭的救命恩人——陈岩却透露一个最新的消息,他正积极联系有关方面,为薛枭争取免试就读北京大学的机会,而且希望非常大。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进北大,都是薛枭地震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未来会选择哪一条路,薛枭说没有太多考虑,目前就是埋头苦读,使落后的成绩赶上来,“这一年得到太多的关心,今后若没一点出息,说不过去。”
薛枭所在的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是一所封闭式管理的名校,因此到学校约他采访并非易事,特别是最近采访他的媒体记者如“车轮战”一般,没有一天停歇。为了减少此类“应酬”,薛枭平时上课从不把手机带在身上,学校原则上也限制过多媒体进校内采访。只有到了周六,薛枭回到“干妈”宋跃玲成都的家中,才算是拥有自己的个人时间。
“这么多的媒体采访你,会不会觉得自己现在特有明星的感觉?”在宋跃玲家中,记者问道。“你看我哪里像明星了?还不是小屁孩一个。”薛枭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用玩笑避开了这个问题。“其实到现在为止,我也数不清总共有多少媒体来找过我。在华西医院疗伤时,几乎每天都有记者过来,幸好那时有时间,所以没觉得困扰。”
“现在重新回到学校读书,功课停了大半年,要努力跟上,根本不可能抽出那么多时间接受采访。学校封闭式管理帮了很大的忙,我心里非常感谢媒体,我知道我的成长离不开大家的关心支持。”
或许是接受过太多媒体采访的缘故,薛枭每回答记者的一个提问,都会停下来想一想,然后有条不紊地回答,让人感觉他讲起话来非常“得体”,远远超越了一般十七八岁中学生的讲话水平。
一辈子的事挤到了一年
“"5·12"地震一周年就快到了,这一年来你过得怎样?”“很难评价,如果真的要讲,我觉得就像是一个人一辈子要经历的事情,全都挤到一年当中来了。”
薛枭说,地震让他亲历生与死的考验,地震后,他又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先是独自一个人坐飞机到北京接受央视采访,这是他首次走出家门离开四川,为此他自豪了一番;接着又被邀请到北京、天津等地参观,2009年的除夕还上了春晚。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