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4月17日电(记者李承祖、浦超)大(理)丽(江)铁路的控制性工程--禾洛山隧道在经历了一系列涌水、流沙、塌方、突泥等高难度科技施工考验后,目前已进入关键攻坚阶段。这座长达5848米的高原山区隧道贯通后,连接两个世界旅游胜地和两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云南大理与丽江的铁路大动脉,今年年底前即可竣工开通。
大丽铁路全长162.42公里,投资概算45.1亿元,由铁道部和云南省共同出资建设,2004年12月20日正式开工。由于大部分铁路建在横断山脉的峰谷山坳之间,施工难度极大,其中桥梁、隧道总长达98.29公里,接近铁路总长的三分之二。
禾洛山隧道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境内,由于隧道穿越二叠系玄武岩夹凝灰岩地层,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碰撞的边缘部分和著名的断裂带和强地震带内,隧道内断裂构造极其发育,并与地下水和风化强度大等不利因素组合,形成全隧大范围分布的松散破碎的不稳定围岩。自开工以来,各种超乎预料的世界性施工难题使设计变更率高达81.5%。
记者近日戴着安全帽,脚踩碎石、泥浆和施工面的涌水进入禾洛山隧道,看到工人和科技人员正在通风管道和打钻机、挖掘机的支援下,汗流浃背装运着废渣,同时精心准备着爆破的前期工作。
中铁十局副总工程师、大丽铁路建设项目部经理沈周手指钻孔处喷涌出的山水向我们介绍,在玄武岩夹凝灰岩地层修建长达5800多米的隧道,世界上还没有类似的施工方法可供借鉴,禾洛山隧道是第一次。自开工以来,世界性的难题已使隧道施工发生225次变更,最短处2米就发生一次。
这名满脸灰尘的指挥者说,隧道内随处分布着厚度达30米以上的凝灰岩透镜体和全风化玄武岩囊体,因其没有规律性,遇水软化,而目前准确预报含水地层及风化囊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施工过程中已经发生4次突泥,最大一次突泥量达到4000立方米。更为严重的是,破碎的玄武岩层存储着大量裂隙水,安全隐患极大,施工面最大涌水达每小时520立方米。记者看到,施工方目前正用60台抽水泵夜以继日抽排。
为克服建设中碰到的各种难题,国内一批科学家和铁路建设专家多次到施工现场研究指导,建设者采用电子、光学、湿喷技术、闭路监控等一系列综合科技手段,一次又一次攻克了世界性隧道建设难题,现已累计处理18次不良地质灾害,总长度达到523米,至今未发生一起安全质量事故。
工程技术人员说,禾洛山隧道仅剩170米即可打通,大丽铁路全线贯通胜利在望。
责编:樊静
留言要注意语言文明,此间评论仅代表个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