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羌族姑娘龙小琼背后,桃坪羌寨的碉楼尚在,但地震让桃坪羌寨的房屋出现裂口,羌寨旁的羌式建筑大多垮塌。桃坪羌寨始建于公元前111年,因其典型的羌族建筑特点、交错复杂的道路结构被称为“东方神秘古堡”,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田文生摄
“狗!狗!宰!宰宰宰!!”
地震发生时,94岁的羌族老太太杨步华正在上厕所。突然,“就像吃醉了酒”一般站立不稳,地面晃得很厉害,房屋里的东西“哐哐哐”地往下砸,经历过多次地震的老人赶紧匍匐在地上,手脚并用爬出老寨子,用手比成刀的形状,一下下劈过去,嘴里念念有词:“狗!狗!宰!宰宰宰!!”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的那场大地震到来时,岷江两岸发生严重的山崩和滑坡,岷江被阻截成三段,形成三个地震湖,一度人丁兴旺的叠溪羌寨从此消失,被淹没成了海子。当时正值豆蔻年华的杨步华正在菜园子里,她赶紧站定,和很多羌族人一道“手刀劈狗”。在她看来,传统方法取得了效果,“地震来得软(意为慢、不剧烈——记者注)”,持续10天便过去了,她居住的桃坪羌寨中的木头从墙壁中拉出,又插回,却没有损坏,无一伤亡。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年过九旬的杨步华再次经历大地震,她劈向天空的“刀”没能像75年前那样顺利驱“狗”,羌族引以为豪的古寨裂了口子,不敢住了。
地震撕开了羌寨的墙壁,更撕开了羌族史上罕见大灾难的序幕。历经沧桑的老人很快便意识到这点,转而对天哭诉:“菩萨口也,不要整得这么凶嘛!”
5月27日深夜,雨点淅淅沥沥敲打在这位九旬老者居住的帐篷上,余震不时袭来,就着烛光,记者坐在老人身旁倾听她历经苦难的人生故事,她的叙述缓慢而平实,却言必称地震。显然,灾难在老人心里划出了一道很深的伤口。
羌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突如其来的地震,让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遭到毁灭性打击,绚烂的羌族文化,在地面大裂口、山体大滑坡的那一瞬间被推上了生死存亡的历史性关口。
每个羌族人都为自己民族的未来深感忧虑。
石块差点砸中他们的屁股
现代羌族人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县、理县和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恰属“5·12大地震”的核心区域。
这里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羌寨一般建在山顶或山腰,从山下仰望,在遥远的蓝天白云下,高耸的羌碉与依山而建的石楼石房在半山连成一片,形成独特的山寨景观。羌族因而被称为“云朵中的民族”。
94岁的杨步华居住的理县桃坪羌寨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认为是最典型的古羌寨——虽然,该羌寨筑于河边而非半山上。建成于公元前111年的桃坪羌寨位于岷江支流杂谷脑河边,天空明澈,似乎一垫脚就可以摘取头顶上丝丝缕缕的云朵,有着“云朵中”的意境。
该羌寨距离汶川县城仅17公里。地震当天,许多羌人正在汶川县城,突然,地动山摇,县城旁的铁叶山和布瓦山轰隆隆垮下来,腾起的灰雾遮蔽了天空,白昼几分钟内就变成黑夜,房屋左右扭动。惊恐的市民赶紧跑出门,匆匆赶到姜维城,那里有个巨大的平坝。
等地面稍微平稳,惊魂未定的羌族人赶回自己的家园,他们惊呆了:古寨已成了危房,11层的高碉顶部被晃掉了,大多数民房墙体出现了裂缝,没有人敢继续居住——这个承载了羌人的记忆、快乐和梦想的艺术品建筑,对它的儿女们掩上了大门。
而羌人在桃坪羌寨旁修建的新的羌寨建筑,则纷纷倒塌。
当时,杨步华家新修的楼房中有11个人,包括一名台湾客人和3名阿坝师专的教师,地面突然剧烈晃动起来时,厨师王秀蓉看见3岁的杨佳禾摔倒在堂屋里,一个箭步跃过去把他抱起冲了出来,房子就在他俩身后轰然垮塌,呼啸而下的石块,几乎砸中了他们的屁股。